資訊及通訊科技之社會議題系列 (2) – 你願意讓校長為你植入微型晶片嗎?

如果有一天校長說,要為學校所有教師植入微型晶片(microchip implants),您同意嗎?

相信各位都和 iGardener 老師一樣反對,但不是個個如此想的,

近來震驚國際學術界的除了基因編輯嬰兒外,

iGardener 老師很關注有英國公司真的考慮為他們的員工植入微型晶片(employee micro-chipping),

表面上理由是為了提高保安。

這根本不是嶄新的生物科技,

技術上與人類幫寵物植的晶片相似,用途頗廣泛:

  • 員工上下班「更方便」,不用擔心忘記帶鎖匙或門禁卡
  • 在員工餐廳或商店快速付款
  • 企業加強控制及保護機密文件

1. 英國 BioTeq - 你敢諗,我敢做

去年,住在英國 Hampshire 的創業家 Steven Northam (見圖)是全英首位植入人體微型晶片的人,

無論他回家或是開車都不需要使用鎖匙,

只要接近家門口和車門就能自動解鎖。

Northam 親身示範微晶片的方便,因他一手創辦 BioTeq公司在英國向個人和企業推廣人體微型晶片,

號稱植入微晶片後生活變得更簡單了。

在 Northam 的 BioTeq 大力推廣下,英國現在約有 150 人已植入了人體微型晶片,

雖然大部分都是個人試驗,

不過也有英國金融和工程公司為員工植入人體微型晶片。

有公司所有的管理層都在大拇指和食指間植入了人體微晶片,

Northam 說:「每個人都對植入微晶片讚不絕口,不用再怕工作時沒帶職員智能卡。」

現在,BioTeq 已將人體微晶片推展至西班牙、法國、德國、日本和中國。

價錢?平均而言,BioTeq 的人體微晶片每人索價港幣2,300 元 (台幣約 9,361元),

商業套餐則高達 港幣50,000 元 (台幣約 197,173元)。

2. 瑞典 Biohax - 你敢做,我嚟頂爛市

眼看英國吹起這股人體微晶片風,

瑞典的 Biohax 公司不讓 BioTeq 專美,

也打算在倫敦開設分公司,以平價加入戰場,

實行香港人話齋,頂-爛-市!

平均每人只要港幣1,400 元(其實都不便宜!)。

據Biohax資料,英國已經有多家律師行和金融機構與他們接洽。

3. 瑞典國家鐵路加入行列

Biohax 和瑞典國家鐵路合作,竟擬讓乘客不需要使用車票,

可以透過植入在體內的微型晶片入閘或查票。

上圖所見,車長拿著閱讀器在乘客手上掃瞄查票。

4. 美國公司加入行列

去年,美國的 Three Square Market 公司也 和Biohax 合作,

成為全美第一間讓員工植入人體微型晶片的公司,

他們讓員工自由選擇是否植入,

最後,可能是免費,都有超過50名員工使用植入服務。

5. 反對聲音

上述趨勢不容我們ICT師生忽視,

人體微型晶片的快速發展,

已引起代表英國19萬機構的英國工業聯合會(CBI)擔心,

他們表示科技改變人類工作方式,

人體植入微型晶片令人不安。

英國總工會(TUC)亦擔心,

員工被公司施壓植入人體微型晶片。

他們說:

「我們知道員工們已經開始擔心

有的雇主會利用科技

來控制和微觀管理員工,削弱員工的隱私權。」

「植入微晶片會讓老闆有更多權力來控制員工,

這明顯帶有風險,雇主不應該忽視風險,

或是對員工施壓讓他們去植微晶片。」

鼓勵老師在課堂帶領學生討論這個議題。

Steve Jobs與ICT教育系列(9) – 12句鼓勵 ICT 考生的金句 (2018 Google Slides 版)

2011 年 Steve JobsW 喬布斯去世當天,看到一篇他的金句文章,很想製作一個PowerPointW演示放給學生看,故午飯時在電腦室一手捧著飯盒,一手製作演示,做完便透過 Slidesharehkict.net 發放給其他老師用,「公諸同好」一直係 iGardener 老師  「最核心既核心價值」!

轉眼七年,讀落仍有味道,今天我轉用 Google Slides 整理演示檔,再和各 ICT 師生分享,希望四月考HKDSE ICT的同學加油呀!

1. 2018年 Google Slides 版本(自動播放 slideshow,可直接全螢幕展示):

Continue reading Steve Jobs與ICT教育系列(9) – 12句鼓勵 ICT 考生的金句 (2018 Google Slides 版)

TED教育啟迪系列(8) – 8個方式慶祝 2018 Pi Day(影片附中文字幕) #piday

今天是2018年3月14日,也可寫作 3/14,對於任何數學熱愛者來說,這組數字肯定帶來震撼的感覺 – 因為它們是Pi的前三個數字。

全世界譽今天為Pi Day,以推廣 π 這個經典數學常數(3.14159 ……)。

香港?有學生會羞澀地答今天是「白色情人節W」。

有乜嘢可以改變學生嘅視野?

轉眼又到 2018年Pi Day,iGardener老師每年都會和學生慶祝這數學的節日,成為個人教學傳統,如何慶祝?過去試過請學生食:

  • PIzza…..糖
  • 麥記蘋果批
  • 去"P沙黑"食Pizza

今日有甚麼計劃?昨天已訂 Pizza 外賣, 待今天請自己班的數學學生食!

1. 誰人發起 Pi Day?

1988年,Larry Shaw在San Francisco 的博物館舉辦了第一屆 Pi Day。職員和數學愛好者吃生果派慶祝第一個Pi Day, 2009年,美國眾議院於3月12日通過了一項立法,並於3月14日承認為國家Pi Day。

現在,外國人在 Pi Day通過吃和掟餅來慶祝,並會討論常數 (constant) 的意義。

2. 為什麼是Pi Day?

Pi 奧妙之處在於什麼?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被認為是第一個精確計算Pi約值的人。

雖然 Pi 被用在許多數學公式中,但我們仍未能計算出它的準確值。

3. TED x Pi Day?

食還食,當我們慶祝時,可介紹以下兩個有關的精彩 TED 演講。

4. TED talk 1 – “Different ways of knowing” – Daniel Tammet

Tammet 具有語言,數字和視覺的聯想力 – 意味著他對單詞,數字和顏色的感知融合在一起,給他一個世界的獨特經驗。

推介大家留意 4:46 ,看看他的Pi畫。

5. TED talk 2 – “My Passion for Pi” – BommerCanyon

看看這個9歲的 Chirag Singh 在 TEDxYouth 的可愛演講,感受他對Pi的激情 ,不亞於電影中的少年 Pi。

6. Google 是日 Doodle

原來Google 今天 (14-3-2018) 的 Doodle也是慶祝Pi Day!

7. 2018 Pi Day Song

聽聽怪獸唱的 2018 Pi Day Song:

8. 試試背Pi 首314 數位

老師可舉辦背Pi 數位比賽啊!

π =
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41
971693993751058209749445923078164062862089
986280348253421170679821480865132823066470
938446095505822317253594081284811174502841
027019385211055596446229489549303819644288
109756659334461284756482337867831652712019
091456485669234603486104543266482133936072
602491412737245870066063

運算思維及程式編寫學習系列 (6) – AI 真的已取代記者?冬奧機械記者「一秒發稿」!

Image credit: http://www.korea.net

// 機械人取出人類記者曾用過的字眼及句子,直接從國際奧委會收取賽事即時資料,完成稿件後,通過詞彙重置和驗證流程,修改不自然或錯誤的句子,最終刊登的文章不會較人類記者遜色。//

智能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工智能W(AI)會否如科技電影情節般取代人類?

這回輪到記者行業了,韓聯社W 在南韓 平昌冬季奧運會W 中,採用「機械人記者」進行「採訪」,全自動化寫稿及發稿,當比賽結束後,由收集數據、撰稿到發稿至韓聯社W網站,只消一至兩秒,近乎零時差,比人類記者更勝一籌?

當作通識科的分析,比起人類記者朋友,「機械人記者」除了撰稿發稿快,另一優點是可不分晝夜 7×24 工作,而且寫稿時絕對不會帶有主觀偏見。

而且,韓聯社去年已開始訓練機械人撰寫 英超足球聯賽W 的稿件,為今次冬奧熱身了!

「機械人記者」為本屆冬奧撰稿的內容,主要是:

  • 全部15個比賽項目報道
  • 專責
  • 賽事日程
  • 變更資訊
  • 獎牌榜
  • 排名
  • 新紀錄

原文連結:http://startupbeat.hkej.com/?p=55769

互聯網私隱及保安教學系列(02) – Google, Facebook, Dropbox, Yahoo, Microsoft, Apple 等科技公司對NSA PRISM (稜鏡行動)的回應

前美國中央情報局W(CIA)僱員斯諾登披露美國國家安全總署W(NSA)一個名為 PRISMW (稜鏡行動)的全球互聯網用戶監控系統,聲稱這系統可直接進入美國九大互聯網服務供應商W中央伺服器W搜集情報,該九大公司包括香港人經常使用的 Microsoft、Yahoo、Google、Facebook、PalTalk、AOL、Skype、Youtube 和 最近才加入的Apple。

暫時這些頂尖科技公司對傳媒有關查詢的回應如下:

Facebook

“We do not provide any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with direct access to Facebook servers. When Facebook is asked for data or information about specific individuals, we carefully scrutinize any such request for compliance with all applicable laws, and provide information only to the extent required by law.”

Google

“Google cares deeply about the security of our users’ data. We disclose user data to govern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and we review all such requests carefully. From time to time, people allege that we have created a government ‘back door’ into our systems, but Google does not have a backdoor for the government to access private user data.”

Apple

“We have never heard of PRISM. We do not provide any government agency with direct access to our servers, and any government agency requesting customer data must get a court order.”

Microsoft

“We provide customer data only when we receive a legally binding order or subpoena to do so, and never on a voluntary basis. In addition we only ever comply with orders for requests about specific accounts or identifiers. If the government has a broader voluntary national security program to gather customer data we don’t participate in it.”

Yahoo

“Yahoo! takes users’ privacy very seriously. We do not provide the government with direct access to our servers, systems, or network.”

Dropbox

“We’ve seen reports that Dropbox might be asked to participate in a government program called PRISM. We are not part of any such program and remain committed to protecting our users’ privacy.”

Paltalk

“We have not heard of PRISM. Paltalk exercises extreme care to protect and secure users’ data, only responding to court orders as required to by law. Paltalk does not provide any government agency with direct access to its servers.”

AOL

“We do not have any knowledge of the Prism program. We do not disclose user information to government agencies without a court order, subpoena or formal legal process, nor do we provide any government agency with access to our servers.”

參考來源:http://techcrunch.com/2013/06/06/google-facebook-apple-deny-participation-in-nsa-prism-pro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