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 1983年化身電腦科老師,難得正正經經,介紹觸控屏幕及軟磁碟,有紋有路,值得iGardener 老師向星爺(當年他自稱星仔)學習學習,更值得ICT學生欣賞星爺博學的一面!
Category: ICT 資訊及通訊科技課程
Internet Access in Hong Kong 香港互聯網接達技術(18) – 加拿大Morden市為居民提供免費高速上網
iGardener老師早於2010年已經關注香港互聯網接達 (internet access) 技術,多謝早年香港電訊業的壞孩子,在香港廣舖光纖電纜,大大提高本港香港互聯網數據傳輸速率及減低有關服務月費。
當我們香港為此已沾沾自喜時,加拿大的一個小城已經向前跨出一大步了,「我地真係唔恨得咁多」!
於 2016年12月 加拿大廣播電視及通訊委員會W(CRTC)宣告寬頻互聯網接達為加拿大基本的公共服務,如水電一樣。
首先身體力行的是加拿大 曼尼托巴W 省 (Manitoba) 的 Morden市,該市議會將向居民提供全加拿大第一城的免費高速互聯網接達(俗稱上網),係,真 • 免費!
Morenet是加拿大首批提供該服務的5G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之一,據說下載和上傳數據傳輸速率高達100Mbps,服務將於2018年9月提供給Morden 市的居民和企業。
除了免費覆蓋所有Morden居民,進一步目標是在2021年前提供全面的1Gbps 互聯網接達服務。
Morden 市長表示提供此服務將吸引更多的發展和商業機會,並舒緩居民多年來使用不穩定互聯網服務的挫折感。
科技以人為本;
施政以民為本。
iGardener 老師不禁感嘆,上述理想,在彼邦是常識,在此地只是口號。
我們的五百億支持科創,用來作甚麼?科技真的以人為本?
我們約花五億作局部派錢的行政費,每個香港人唔理收唔到錢先唔見HK$71,有錢收都要等兩年,施政如何以民為本?
source: CBC News
ICT教學開懷篇(48) – 佛系2018 DSE ICT考生
明天就是 DSE ICT 考試的大日子,iGardener 老師教學經驗尚淺(只不過是一年教學經驗 loop n 次!),又不材,不懂像一些坊間補習名師從未親身接觸過 ICT 考核事宜,卻又長篇大論教導考生如何應考ICT(更佩服有傳媒寧願找補習老師撰文!),所以今天我在此 blog 插科打諢,製作了一幅「佛系2018 DSE ICT考生」,鼓勵2018年ICT考生:
今天盡力貼題溫習,
明天輕鬆上陣應考!
懇請各位幫助今天在 社交網絡W 廣傳,將幽默正氣帶給我們愛錫的2018年 香港中學文憑試W 考生!
鳴謝:佛系generator
電腦輸入設備演變教學系列 (Computer Input Devices Evolution) (14) – 終極電腦連接器及埠大全
復活節假期將完,很多學校明天上課了,大家回復心情沒有?
iGardener 老師假期休息過後,預備下周一回校了,今晚想起我的ICT學生:
- 有幾個見過PS2 鍵盤及滑鼠?
- 有幾個用過Parallel port 打印機?
新一代已是「無線一族 (Wireless Generation)」,故此「老套園丁」想和 ICT 師生分享一個「老套話題」:
電腦連接器 (computer connectors) 及埠 (ports)。
Source: http://www.prrcomputers.com
儲存媒體演變歷史 (Storage Media History) (13) – 「3-2-1 備份法」響應 31/3 世界備份日(World Backup Day)
各位,今天是 31/3 World Backup Day 世界備份日,iGardener 老師先和大家說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
所謂「能醫不自醫」,身為IT教師責任所在,iGardener 老師每天提醒親友、同事、學生要「備份!備份!備份!」,為他們安裝 NASW,自己卻心存僥倖,沒有為自己的儲存個人文件及家庭相片的 外置硬碟W 備份。
上星期開機時發覺 WindowsW 不見了D: 該硬碟,望望外置硬碟的LED燈閃得奇急,我的心跳比它閃得更急,唯有找IT手足D 幫助檢查。
從這教訓,更加親身體驗到失去個人及家庭寶貴回憶的「數碼首飾箱」的徬徨。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lost everything? from Sam Mularczyk on Vimeo.
天父可能體恤我的痛苦,在我上周六 (24/3) 出席一個工作坊,賜我一位前線中學資訊科技教育主任 Jimmy 老師,他是香港 Google for Education Teachers Network (GETN) 計劃統籌及香港少數的 Google Certified Trainer,這兩年推動香港中小學前線老師在教學上善用 Google 工具不遺餘力,是 iGardener 老師十分欣賞的同工。

當天他分享為學校重要數碼資源備份的重要性,傳達防範於未然是我們IT 老師的天職。
此外,我在工作坊聽到原來除了我每年 14/3 慶祝的 World Pi Day 之我外,原來還有31/3 World Backup Day 世界備份日。
世界備份日的創辦人 Ismail Jadun 正是由類似我的生活經驗發起了這活動,並且將日期訂於 4/1 愚人節前一天,除了引起大眾注意之外,也希望減低大家在愚人節因被整蠱而遺失數碼資料的風險。
根據 世界備份日官方網站:
- 全世界每分鐘有 113 部手機遺失
- 29% 意外受損
- 每個月 10 台電腦中就有 1 部感染病毒
- 30% 的人從不備份
何謂「3-2-1 備份法」?
- 最少要有三份備份,每個檔案最少複製多兩份
- 使用至少兩種不同儲存媒體存放(例如硬碟+光碟+雲端儲存空間)
- 其中一份備份更要存放於常用電腦以外的地點,即使罕有發生天災人禍,至少仍有一份備份能作「死剩種」
最後,為了喚醒大眾對備份的重視,避免慘事發生,世界備份日官網底也提供了一份宣言,讓我們發表在社群網站上:
「I solemnly swear to backup my important documents and precious memories on March 31st.」
我在此鄭重宣示,將於 3/31 備份所有重要文件及珍貴回憶。
大家切記用外接硬碟、NAS或雲端儲存,把電腦、智能手機、平板裡的檔案複製一份複本,並且提醒親朋戚友、同工 – 母忘備份!
後記:
感恩我的萬能IT手足D能救回我的檔案及家庭相片,
也感恩從工作坊中認識了世界備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