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教學系列 (21) – Chromebook 實戰教學(四) – 8個 Chromebook 常用觸控板手勢 (touchpad gestures)

iGardener 老師的學校本學年開始使用 Chromebook,為了令同工安心試用,我會駐課堂支援初次使用Chromebook的學生(其實教師需要更大),學生不愧為 digital native ,很快已弄懂 Chrome OS 的介面。

中學生對 Chromebook 及 Chrome OS 的介面不會陌生,其中不習慣的是沒有滑鼠。

看見學生不時會不自覺的去用手指去按螢幕,雖然Chromebook 是有touchscreen ,但中學生認識 Chromebook 的觸控板手勢 (touchpad gestures) 是很重要的。

好在 Google 已經製作了相當完善的說明,今天我選8個常用手勢的和大家分享:

  1. 滑鼠單按 left click單指輕按一下觸控板或觸控板的下半部。
  2. 滑鼠右鍵 right-click – 用兩隻手指輕按一下觸控板 或 按住 Alt 鍵,然後再用單指輕按一下觸控板。
  3. 移動游標 move – 在觸控板上移動單指
  4. 捲動視窗捲軸 scroll兩隻手指放在觸控板上,上下移動即可垂直捲動,如果您啟用澳洲式捲動功能,請向上滑動。如果您啟用傳統式捲動功能,請向下滑動。
  5. 瀏覽上一頁 previous page兩隻手指向左滑動
  6. 瀏覽下一頁 next page兩隻手指向右滑動
  7. 切換分頁 switch tabs三隻手指向左及向右滑動,即可快速切換各個分頁
  8. 總覽所有開啟的視窗 view all windows三隻手指向上或向下滑動

電腦輸入設備演變教學系列 (Computer Input Devices Evolution) (13) – Dvorak 挑機 QWERTY 鍵盤佈局敗陣之謎

iGardener 老師問學生,最基本的電腦輸入設備W是甚麼?絕大部份都懂答是鍵盤W keyboardW

自1870年代,幾乎所有的打字機都使用了鍵盤,並以左上角六個按鍵命名的QWERTYW佈局 (layout)。

PublicDomainPictures / Pixabay

當時華盛頓大學教授August Dvorak,對這種按鍵安排看不過眼,決心改革,因此他重新安排了按鍵如下:

Dvorak曾經對這款根據科學原理設計的新鍵盤寄予厚望,可惜最終它在市場上推翻QWERTY失敗,為甚麼?

  • QWERTY鍵盤
    • 傳說1:設計是為了有意拖慢打字員,否則打字機會就會干擾。
    • 傳說2:我們仍然使用QWERTY鍵盤的唯一原因,是它是第一個面世,誰是第一個總是勝利?
    • 事實1:QWERTY鍵盤不是一個隨機拖慢人的安排,早在1873年,IBM的一位研究人員指出它是 “以人為本的工程設計” (human engineered)
    • 事實2:最常見的字母聚集在鍵盤的中間一行,集中在相對的視線範圍內。
  • Dvorak 鍵盤
    • 設計基於客觀和科學的原則
    • 鍵盤的設計原則鼓勵工人學習打字的科學方法,即告訴他們如何工作

最關鍵是Dvorak鍵盤是否比QWERTY 鍵盤更快?

是。

大概是5%。

總結而言,Dvorak 鍵盤挑戰QWERTY鍵盤失敗的真正原因:

  • 小部分的確是由於QWERTY鍵盤先入為主
  • 部分原因是由於August Dvorak 作為學者,或不懂將 Steve Jobs 般宣傳有法
  • 大部分原因是 Dvorak 鍵盤比 QWERTY鍵盤只是「快一些」。

ICT老師可以在課堂播放這影片,讓學生了解 Dvorak 鍵盤挑戰QWERTY鍵盤失敗的其中一個論述。

參考文章: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nUBl90tayI

TED教育啟迪系列(8) – 8個方式慶祝 2018 Pi Day(影片附中文字幕) #piday

今天是2018年3月14日,也可寫作 3/14,對於任何數學熱愛者來說,這組數字肯定帶來震撼的感覺 – 因為它們是Pi的前三個數字。

全世界譽今天為Pi Day,以推廣 π 這個經典數學常數(3.14159 ……)。

香港?有學生會羞澀地答今天是「白色情人節W」。

有乜嘢可以改變學生嘅視野?

轉眼又到 2018年Pi Day,iGardener老師每年都會和學生慶祝這數學的節日,成為個人教學傳統,如何慶祝?過去試過請學生食:

  • PIzza…..糖
  • 麥記蘋果批
  • 去"P沙黑"食Pizza

今日有甚麼計劃?昨天已訂 Pizza 外賣, 待今天請自己班的數學學生食!

1. 誰人發起 Pi Day?

1988年,Larry Shaw在San Francisco 的博物館舉辦了第一屆 Pi Day。職員和數學愛好者吃生果派慶祝第一個Pi Day, 2009年,美國眾議院於3月12日通過了一項立法,並於3月14日承認為國家Pi Day。

現在,外國人在 Pi Day通過吃和掟餅來慶祝,並會討論常數 (constant) 的意義。

2. 為什麼是Pi Day?

Pi 奧妙之處在於什麼?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被認為是第一個精確計算Pi約值的人。

雖然 Pi 被用在許多數學公式中,但我們仍未能計算出它的準確值。

3. TED x Pi Day?

食還食,當我們慶祝時,可介紹以下兩個有關的精彩 TED 演講。

4. TED talk 1 – “Different ways of knowing” – Daniel Tammet

Tammet 具有語言,數字和視覺的聯想力 – 意味著他對單詞,數字和顏色的感知融合在一起,給他一個世界的獨特經驗。

推介大家留意 4:46 ,看看他的Pi畫。

5. TED talk 2 – “My Passion for Pi” – BommerCanyon

看看這個9歲的 Chirag Singh 在 TEDxYouth 的可愛演講,感受他對Pi的激情 ,不亞於電影中的少年 Pi。

6. Google 是日 Doodle

原來Google 今天 (14-3-2018) 的 Doodle也是慶祝Pi Day!

7. 2018 Pi Day Song

聽聽怪獸唱的 2018 Pi Day Song:

8. 試試背Pi 首314 數位

老師可舉辦背Pi 數位比賽啊!

π =
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41
971693993751058209749445923078164062862089
986280348253421170679821480865132823066470
938446095505822317253594081284811174502841
027019385211055596446229489549303819644288
109756659334461284756482337867831652712019
091456485669234603486104543266482133936072
602491412737245870066063

電子學習前線系列 e-learning in HK (10) – 解構「不足一半香港教師數碼知識表現合格」之謎(上)

1997年回歸後,時任董姓特首已銳意推動香港數碼發展,除了拍板興建豪宅貝沙灣數碼港外,更「雷厲風行」推動資訊科技教育政策

-> 由全民學校 ED1,2,3 到 ITED4;

-> 由全民教師 BIT 到 AIT;

-> 由全民學生喪學 Flash 到全民學生喪玩 STEM,

廿年過去,歷盡三四個特首朝代,電子學習成果如何?

大家看看剛剛由 Fujitsu 公佈的《The Road to Digital Learning》* 研究報告的發現吧!

研究結果指僅有少於一半的學生或教師在數碼知識方面,表現「優異」或「良好」。

1. Fujitsu The Road to Digital Learning》研究報告可信嗎?

Source: fujitsu.com
  • 調查由獨立研究機構進行
  • 2017 年 3 月及 4 月
  • 以電話和面談的形式進行
  • 訪問了 600餘受訪者
    • 澳洲、德國、香港、印尼、泰國、英國和美國共 7 個國家
    • 公立及私立小學、中學及大學/專上教育機構
  • 訪問教育機構的 IT 領導者
    • 數碼方面的願景
    • 面臨的挑戰
    • 面臨的機遇
    • IT支出的優先次序

2. Fujitsu The Road to Digital Learning》研究報告結果如何?

  1. 數碼化正在推動教育界深度轉型中
  2. 大部份小學、中學和大學正努力準備迎接這轉變
  3. 電子教學基礎的三個重要元素包括:
    • 適當的連接
    • 安全的網絡
    • 簡單且健全的設備
  4. 94% 在香港擁有領導團隊的教育機構專注於電子教學,當中:
    • 90% 的受訪者投放資源於無線網絡
    • 82% 投資於二合一的設備或手提電腦
    • 79% 則投資於平板電腦
  5. 調查結果顯示,電子教學在香港漸趨重要,工作重點是網絡連接、設備購置和資訊保安
  6. 值得學界警惕的是:
    • 66% 的受訪者關注資訊科技的資源有限
    • 少於50%的學生或教師在數碼知識方面表現「優異」或「良好」。

3. iGardener 老師的前線看法

iGardener 老師經歷過不同年代的 IT 教育發展,見過不少真心或假意的IT高人,對此報告結果自然不表意外。

今天且不討論第四點硬件部份,先談談「人件」教師方面,近日有媒體用 《反映未來香港 IT 發展?不足一半教師在數碼知識方面表現合格!》 作為標題,我的前線經驗告訴自己,絕對不是!

教師在數碼知識方面不止表現合格,而且「不斷進步」,不信?看看以下情境吧!

「話說有間學校,有一堆富經驗的老師,閒時都在教員室高聲及興奮地展示最新新買 iPhone Apple Watch 的型號及功能,互相交流影相、親子、旅遊、投資等各類 apps 資訊;

StockSnap / Pixabay

而同一堆老師,在學校教師發展日討論電子學習時,卻茫茫然般,自居「電腦白痴」,說「不知如何開展?」,「IT 組支援不足」云云。

(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以上故事,相信在香港的學校絕不陌生,其實今天新晉教師已是Digital Native 一代;有經驗老師亦在智能電話年代,亦已身為父母,一定購買及學習使用不少先進數碼產品,為子女及家庭拍攝生活片段,透過社交網絡分享,這些數碼知識及技術皆可以輕易轉移至教學上。

香港教師在數碼知識表現固然合格有餘,問題是:「他們是否願意將數碼知識及技術,從個人及家庭層面,轉化至應用於教學上,讓自己的教師專業與時並進?與家同步?」

從「不足一半教師在數碼知識方面表現合格」這些調查表面結果,精靈的讀者應該明白問題的核心究竟在那裡。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獻給每間學校總有幾個「戴 Apple watch」 又自謙「電腦白痴」的教育同工,共勉之!

如果大家對「不足一半教師在數碼知識方面表現合格」有何意見,歡迎留言。

* Source: http://www.fujitsu.com/hk/about/resources/news/press-releases/chi/2017/1211.html

Google 教學系列 (20) – Chromebook 實戰教學(三) – 6 個基本功無縫掌握 Chromebook

有同工很好奇,為甚麼 iGardener 老師最近頻頻撰寫有關 Chromebook 的文章?

我有見於香港 Google for Education Teachers Network (GETN) 計劃同工的討論內容中,近兩年很多學校考慮購置 ChromebookW ,代替 WindowsW 筆記簿電腦WiPadW 平板電腦W

但我發覺在香港及台灣學界有系統介紹 ChromebookW 的教學文章不多,於是我沉睡已久的「園丁傻勁」又發作,決定撰寫一系列適合香港或華文學校的Google Chromebook 實戰教學文章,暫時已刊登的兩篇是適合「考慮買唔買」的IT同工或學校管理層:

  1. Chromebook 實戰教學(一) – 8個自問自答決定學校「買定唔買」?
  2. Chromebook 實戰教學(二) – 9 個理由學校應該考慮Chromebook
Chromebooks Updating
Image credit: Flicker

iGardener 老師感謝各位同工對此文章系列反應熱烈,希望繼續支持!

此刻,如果閣下仍在追讀此文章系列,「我真係恭喜您呀!」,相信學校高人已批准你購置 Chromebook 吧!

香港學生吃微軟的奶大,用慣 Windows 或 Mac, 開始使用 Google Chromebook 時一定有不習慣,iGardener 老師希望可以和大家由6個基本功開始,慢慢熟習 Chrome OSW 的介面和操作。

1. Chromebook 溫習時間

  • Google Chromebook 是教育界最受注目的筆記簿電腦,使用Google Chrome OS 操作系統
  • 「操作系統」是甚麼?Chrome OS是甚麼?
    • 操作系統就是讓你用來管理電腦硬件的系統軟件
    • 操作系統幫助你和電腦硬件溝通,讓電腦替你完成工作
    • 常見例子是Apple的Macbook使用Mac OS操作系統;大部份香港學校習慣使用Word等Office軟件,故大多數使用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
  • Chromebook特色是使用者們能於Chrome瀏覽器上,完成大部份的電腦工作,例如:
    • 文書處理(Google docs, slides, spreadsheet)
    • 將檔案儲存在網路(雲端)上,隨時隨地存取的雲端硬碟 Google Drive

  • 總而言之,對學生來說,Chromebook 不只是一台輕量級的平價筆記簿電腦,而是一種嶄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所有功課都能同步在雲端網絡上,不須設定太多。當學生每次課堂上獲派 Chromebook 時,打開並輸入自己的Google帳號密碼,學生的最新版本的個人化學習介面便會極速回歸,任何學生也不用被某一部 Chromebook 綁住。

2. 開機七秒,登入畫面

如果學生第一次登入Chromebook,只要點選畫面(如下圖)左下角的「新增使用者」(add user),再輸入他的 Google Suite for Education (@abcdef.edu.hk)帳號,即可開始建立使用者戶口(Google account profile)。

如果有登入過,有些Chromebook的設定會將登入過的使用者頭像顯示在剛開機的畫面上(如下圖)。

按一下學生自己的帳號大頭貼並輸入密碼,即可登入開始使用。

如果您沒有帳戶,當然要可以先建立 Google 帳戶。

我的私人Chromebook 登入畫面,已經儲存了兩個曾經登入的戶口,分別是個人及學校。

GSFE 管理員留意,你可以在管理平台上設定預設網域,以後學生便要每次輸入GSFE使用者名稱及密碼, 不會在登入畫面儲存學生自己的帳號(大頭貼)。

3. Chrome OS 桌面右下角

登入後,您可以習慣一下 Chrome OS 的桌面:

  • 在桌面底部右下角,按使用者頭像時,會看到「關機」(shut down) 或「登出」(log-off) 選項,為安全,用完要記得要登出啊!
  • 在桌面底部右下角,您也可以看到時間、網絡、電池資訊、以及語言輸入法標示。
  • 點選桌面底部右下角區域,便會彈出功能面板,可以設定你想連線的無線網路,調整音量(通常鍵盤上也有音量調整按鈕)等等。
  • 如果您需要切換輸入法,可以點選右下角區塊的 US (語言,通常預設為美式英文US),或是同時按下鍵盤的Ctrl與「空白鍵」即可切換輸入法語言。
如切換輸入法,可以點選右下角區塊的 US (語言,通常預設為美式英文US)。

4. 桌面左下角-空心的小圓點

在桌面左下角(如Windows開始功能表的位置) 看到一個空心的小圓點,按一下便可以查看您目前的所有APPS及搜尋列。

5. 桌面左下角-檔案

在桌面左下角空心的小圓點右面是,「檔案」即是Windows中資料夾的意思。我的雲端硬碟、下載、儲存的文件、外置儲存器都可在此找到。

點選藍色「檔案」標示便會開啟檔案資料夾。在Chromebook使用的是Google Drive雲端硬碟,您儲存在這裡的資料是跟著google帳號走,一旦您在Google雲端硬碟儲存資料,不管用那一部 Chromebook登入您的帳號,都可以看到資料存在這邊,暫只有My Drive ,未見Team Drive。

6. 桌面左下角-Chrome 瀏覽器

您登入任何一部 Chromebook 時,最安心是在 Chrome 瀏覽器中看見自己的同步資料,例如應用程式 apps、主題和書籤。

此外,學生在Chrome 瀏覽器中使用 Google 的所有網路服務,例如 GMail 和 Google 雲端硬碟,如在Windows 或Mac 一樣。

所有使用者資訊和檔案都是獨立儲存。

總結

我覺得除了恭喜大家加入全球學界Chromebook的隊伍不足夠,還有更多 Chromebook 教學陸續有來,以幫助學生學習更多不同的Chromebook 使用方式,下一篇預計於本周五刊登,題目是有關 Chromebook 各種中文字/符號輸入方法及秘技,請繼續追讀及分享我的網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