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教學開懷篇(40) – 葉問是網絡專家?

週日爛gag:

原來葉問天生就是「IT人」,更是網絡專家 IP MAN,真是文武雙全!

難怪變形怪傑 (The Mask) 也不是他對手。

若你明白這「週日爛gag」,你的英文及網絡知識也不錯,「我真係恭喜你呀!」

Internet Access in Hong Kong 香港互聯網接達技術(17) – 上網手機設備已超越了桌面電腦

iGardener 早於2010年已在網誌引述預測-《2013年手機取代PC成主要上網設備》,想不到在中國已提早於2013年1月已經完成,數據總結如下:

  • 中國網民總人數5.64億
  • 2012年新增網民5090萬人
  • 手機網民4.20億人,較上年底增加約6440萬人
  • 2012年70.6%的網民通過桌面電腦上網,手機上網的比例從69.3%上升至74.5%。

相信香港距離不遠矣!

Continue reading Internet Access in Hong Kong 香港互聯網接達技術(17) – 上網手機設備已超越了桌面電腦

Internet Access in Hong Kong 香港互聯網接達技術(16) – 災難後,為什麼手機語音不通而微訊通?

最近地球真的危險了,波士頓的大爆炸,四川又再一次地震……

2011年日本大地震依然歷歷在目,當時東京電話一度癱瘓,而剛剛流行的微博 (whatsappW, LINEW) 則成為尋親的絕佳平台。

當時IT達人、香港無線科技商會前任主席及永遠名譽主席方健僑 Ken Fong(見下圖講話者)剛剛在東京,經歷日本地震後,在一個研討會分享的心得與上文十分吻合。

四川雅安地震後,有內地教授撰文呼籲用戶安裝微訊,好讓地震等緊急情況之後,方便溝通報平安,背後有甚麼原理呢?

iGardener 綜合網上資訊,可粗略歸納以下分別:

手機語音通話:

  • 訊號是模擬(analog)
  • 以實體電線路點對點連接,每個通話獨佔線路資源,導致能同時通話的人較少

微訊:

  • 訊號是數碼(digital)
  • TCP/IPW 技術和互聯網W數據通道傳送,佔用資源較少
  • 數據經過壓縮W處理,佔用的通道可寬可窄
  • 是一種存儲->轉發交換方式,信息可以一站站,經路由器W推送,待有傳輸空間時,再送出,所以可以很多人同時使用

這解釋到遇到地震等緊急事件時,電話W服務往往會出現擁擠甚至堵塞,這時候,短訊W的傳送成功率比電話要高,而微訊W會更通暢。

所以時隔幾年,在內地積攢3億人氣的微信W,搭起了溝通災區內外的另一座橋樑。

Steve Jobs與ICT教育系列(7) – 2套喬布斯生平電影教材

喬布斯W去世後,近來開始有些關於他的生平電影,故此我盡力將可播放的預告片或足本列出:

 1. The jOBS Movie

官方預告片1:

官方預告片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MycbkYPci8

 

2. iStev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_BfYARJsaU

優秀ICT教學記錄片系列(7) – 2011《透視Google內幕 Inside Google》記錄片 (國家地理頻道)

國家地理頻道W在2011年播放的有關GoogleW的記錄片,開始具批判的記錄她擁有龐大雲端數據的問題,適合雲端課題的討論材料。

這是中文字幕版本。

『國家地理頻道』透視內幕 Google – Part 1

Continue reading 優秀ICT教學記錄片系列(7) – 2011《透視Google內幕 Inside Google》記錄片 (國家地理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