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學習前線系列 e-learning in HK (11) – 解構「不足一半香港教師數碼知識表現合格」之謎(下)

十數年來,iGardener 老師的文章都是以面向 ICT 師生為己任,可能是我的園丁性格使然,默默深耕,不懂個人出位,不求網絡 impact factor 及 noise 。

偶而發表個人意見,卻會無心插柳,在香港學界小圈子引起一些共鳴,點解?因為我仍然站在電子學習的前線囉!

例如上月發表的文章 電子學習前線系列 e-learning in HK (10) – 解構「不足一半香港教師數碼知識表現合格」之謎(上),早上網誌發表後,瀏覽次數及facebook 分享比平時倍增,回響甚大。

1. Fujitsu 《The Road to Digital Learning》研究報告結果簡介

  1. 數碼化正在推動教育界深度轉型中
  2. 大部份小學、中學和大學正努力準備迎接這轉變
  3. 電子教學基礎的三個重要元素包括:
    • 適當的連接
    • 安全的網絡
    • 簡單且健全的設備
  4. 94% 在香港擁有領導團隊的教育機構專注於電子教學,當中:
    • 90% 的受訪者投放資源於無線網絡
    • 82% 投資於二合一的設備或手提電腦
    • 79% 則投資於平板電腦
  5. 調查結果顯示,電子教學在香港漸趨重要,工作重點是網絡連接、設備購置和資訊保安
  6.  值得學界警惕的是:
    • 66% 的受訪者關注資訊科技的資源有限
    • 少於50%的學生或教師在數碼知識方面表現「優異」或「良好」。

2. 媒體對研究報告的報導簡介

上次 iGardener 老師回應了媒體 《反映未來香港 IT 發展?不足一半教師在數碼知識方面表現合格!》 報導的其中部份。

//其實購買 IT 設備如平板電腦以及投影機等並非數碼轉型,充其量只是實踐電子學習的一個開始而已;又或者只是有多一個「藉口」向政府申請資助;數碼轉型是指全方位通過數碼化而提高競爭力、減少人手/成本並達致提高產出/收入,而對於學校而言,單靠購買如平板電腦等設備,根本無法達致有效的數碼轉型,反而可能需要更多額外人手及時間操作這些設備。

而有些廠商則希望打著數碼轉型的旗幟,以一站式的方案向學校銷售,久而久之這種學校借數碼轉型申請資助,廠商則用盡方法賣貨希望分一杯羹的惡性循環,將嚴重影響香港的數碼轉型速度,最終害了的就是香港人自己,所以香港未來的發展如何,從這些細微的事情之中,聰明的你都應可略知一二。//

我表示不認同文章對「人件」即教師數碼知識的看法,詳情可按這裡重溫

3. iGardener 老師對「購置硬件」的看法

另一方面,我同意文章對「購置硬件」的看法,但此論點乃萬能key,不信?看看文章如此說學校:

//其實購買 IT 設備如平板電腦以及投影機等並非數碼轉型,充其量只是實踐電子學習的一個開始而已;又或者只是有多一個「藉口」向政府申請資助;數碼轉型是指全方位通過數碼化而提高競爭力、減少人手/成本並達致提高產出/收入,而對於學校而言,單靠購買如平板電腦等設備,根本無法達致有效的數碼轉型,反而可能需要更多額外人手及時間操作這些設備。//

只要我將「學校」改為「公司」,留意顏色對應的字:

//其實購買 IT 設備並非數碼轉型,充其量只是實踐企業電子化的一個開始而已;又或者只是有多一個「藉口」向總公司申請資助;數碼轉型是指全方位通過數碼化而提高競爭力、減少人手/成本並達致提高產出/收入,而對於公司而言,單靠購買如平板電腦等設備,根本無法達致有效的數碼轉型,反而可能需要更多額外人手及時間操作這些設備。//

看?論點放在商界,又通!因此「購置硬件」的問題不止是學界的,而是整體社會也要面對。

4. iGardener 老師對「廠商角色」的前線看法

整篇文章中,我最認同是以下的論點:

//而有些廠商則希望打著數碼轉型的旗幟,以一站式的方案向學校銷售,久而久之這種學校借數碼轉型申請資助,廠商則用盡方法賣貨希望分一杯羹的惡性循環,將嚴重影響香港的數碼轉型速度,最終害了的就是香港人自己,所以香港未來的發展如何,從這些細微的事情之中,聰明的你都應可略知一二。//

記者沒說錯,由20年前香港的ITEd 開始:

  • 無論任何凸手年代;
  • 無論主政IT教育的是龍是馬或是蛇;
  • 無論官叫資訊科技教育-> 電子學習->STEM教育

屬於下一代的科創教育發展,往往都是官府花時間研究如何撰寫超級標書(mega-tender),如何分錢,而不是學校應怎樣教。

很多前線教師亦沒有知識和時間去處理不斷變化的IT計劃和STEM活動。

撥款又到?廠商整體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自然成為他們的救命水泡。

有做IT雜誌的記者朋友曾經自嘆,他們傾向專訪一些新特別室和新硬件裝置的學校,因為報導時好影相,較多視覺元素。

我心想,由傳媒友好廠商安排,才是真正原因,難怪電腦雜誌校園版,越來越少學生訂閱,學生雖年少,卻不是無知,誰愛閱讀「學界鱔稿」?

多少傳媒會對新的IT教學方法及學習方法變革的主題,深入了解和表示興趣?

令人嘆息的是,正如文章所說香港整個IT教育發展,乃由廠商主導 (vendor-driven),而不是學習者為本 (learner-centric)。

janeb13 / Pixabay

有公司提供套餐式「善用」撥款,讓學校安全地購買硬件和設備,如學校是「大客仔」,更會配合傳媒宣傳,炫耀學校軍備,累透的IT老師何樂而不為?

而官府推動大部份IT計劃都是一次性,缺乏長期規劃和承擔,廿年來大部份計劃都是跟隨以下一個循環:

官府 -$$$(大撥款)-> 少數試點學校 -> 試點學校背書推廣 -$(小撥款)-> 所有學校 -$-> IT供應商 -> 買設備 -> 少數教師使用IT設備 -> no $ -> 等下轉撥款

試點學校如何篩選,對一般學校觀感上,往往不太透明。

供應商是商業機構,賺錢是應該的,問題核心是官對電子學習發展沒有自覺及應承擔的 leadership。

官若對電子學習有自己的劍法,尚可『人使劍法,不是劍法使人』;可惜他們現在連劍法也沒有,唯有跟著身邊大行主吹的刀法,刀當劍使,貽笑大方,學界屢見不鮮。

JESHOOTS / Pixabay

5. 總結

相比香港,台灣甚至北美的電子學習資源並不充裕,但老師有空間,便可在有限資源下,研究新穎而不費錢的教學法,學生能夠得益,經驗亦容易校際間轉移。

何時官府能夠 think out of the box,停止上述的撥款死胡同,讓老師歇息,何時老師就會有空間想出教學新點子。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but I am not the only one.” – John Lennon, Image

如果大家有何意見,歡迎留言。

如果大家想索取 Fujitsu 《The Road to Digital Learning》PDF 檔案,歡迎電郵我。

* Source: http://www.fujitsu.com/hk/about/resources/news/press-releases/chi/2017/1211.html

2 thoughts on “電子學習前線系列 e-learning in HK (11) – 解構「不足一半香港教師數碼知識表現合格」之謎(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