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存媒體演變歷史 (Storage Media History) (14) – [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15TB 硬碟再創儲存容量高峯!

硬碟W 容量「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15TB 碟盤即將面世,雲端 數據中心W 資料容量一再提高。

Western DigitalW 公司宣佈將推出業界最高容量的硬碟。


iGardener 老師想買也難,因這產品主要是適合超大規模的雲端和傳統數據中心的用途,

例如大規模影像監視的「智慧城市」計畫、大數據W(Big Data)儲存等等。

一般學校使用2U 已經很威威,商業社會已經使用 4U60 的硬碟機箱平台,

甚麼叫4U60?即四格server rack高度,放置60枚硬碟(見圖):

假設採用15TB硬碟填滿的4U60硬碟機箱,儲存容量可高達 900TB,

接近 1PB ( PetaByteW )大關!

每隻硬碟的平均儲存容量,十年來飆升得很快,相信和智能電話攝影帶來硬碟備份的需求。

反之,每隻硬碟的平均價錢幾年來則很平均。

負能量是個好東西系列 (4) – 善良的巨人,好心無好報,終決定放手

iGardener 老師最近再觀看一段網上的短片,多了一份感觸,

在教育界,大家都每天言教學生云:「善良是美德,要時刻對別人保持善良的心。」

但是他們自己在教員室,有否濫用同事的善良,而傷害別人嗎?

有經歷過的,總會反覆思考,善良究竟有無底線呢?

Continue reading 負能量是個好東西系列 (4) – 善良的巨人,好心無好報,終決定放手

負能量是個好東西系列 (3) – 一個機構朽壞的開端之「機構丁蟹化」

今早讀了一篇網誌文章,有感而發,改編了少少,因套落某些機構的場境,竟出奇地貼切:

睇一個機構有冇朽壞,好簡單,如果個機構領導「丁蟹化」,咁就一定朽壞緊。

丁蟹個格係點?覺得自己好好人,好為得人,

而佢一定做得啱,錯嘅一定係人哋,

迫到人家破人亡仍然自我感覺良好,呢種固執,

到死嗰日都唔會覺悟,仍然將責任推晒畀人。

就好似丁蟹迫死玲姐嗰一幕,佢留住眼淚睇住畀自己迫瘋迫死嘅玲姐,然後喊苦喊忽咁話:「阿玲,你唔鍾意我點解唔早啲同我講……」

過咗一陣,佢對方展博怒目相向,大喊:「係你害死阿玲,係你害死阿玲……」

古有「圖靈測試 Turing Test」,今日大家不妨用呢個「丁蟹測試 Ting-hai Test」,

就可以檢驗閣下機構之領導有冇丁蟹化?繼而反省機構是否正在朽壞?

我敢說,每個機構領導層及辦公實室,總有一兩隻丁蟹。

負能量是個好東西系列 (2) – 一個機構朽壞的開端之「為改而改」

說起來有點離經叛道,iGardener 老師投身教育多年,能夠維持那團火實在不易。

不是靠甚麼「講易做難」、正能量、心靈雞湯式的鼓勵文,乃靠不甘自欺及敢講真話的傻勁。

所以我新設了這個「每天來點負能量系列」,不習慣面對學界真實的同工,不用為難自己,大可不看。

眼見不少學界機構不務正業,正如早前一篇文章「Never solve a non-problem」,機構的朽壞乃始於領導層棄真正的問題不顧,而花自己甚至團隊的心力去解決一些「不是問題的問題 – non-problem」。

學界領導經常犯 programming 的大忌,「搵嘢嚟改」,是要顯得自己「做得嘢」。

但卻不敢碰真正爛透的問題,當我聽到甚麼甚麼「先導計劃」,我就聯想到上述教條。

電子學習前線系列 e-learning in HK (11) – 解構「不足一半香港教師數碼知識表現合格」之謎(下)

十數年來,iGardener 老師的文章都是以面向 ICT 師生為己任,可能是我的園丁性格使然,默默深耕,不懂個人出位,不求網絡 impact factor 及 noise 。

偶而發表個人意見,卻會無心插柳,在香港學界小圈子引起一些共鳴,點解?因為我仍然站在電子學習的前線囉!

例如上月發表的文章 電子學習前線系列 e-learning in HK (10) – 解構「不足一半香港教師數碼知識表現合格」之謎(上),早上網誌發表後,瀏覽次數及facebook 分享比平時倍增,回響甚大。

Continue reading 電子學習前線系列 e-learning in HK (11) – 解構「不足一半香港教師數碼知識表現合格」之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