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rdener 老師2020年2月開始為面對停課的香港老師,寫一個新的教學系列《 Meet 網上教學全攻略》,轉眼大半年:
1. 《Meet 網上教學全攻略》最新五篇教學文章
- Google 教學系列 (101) – Meet 網上教學全攻略 (廿五) – Google Meet 可以一齊控制 Google Slides (co-present slides) 2023/04/27
- Google 教學系列 (96) – 停課不停學心法 (四十三) – Meet 網上教學全攻略 (廿四) – 如何在課堂前預先編排 Meet 分組 (How to set up Google Meet breakout rooms ahead of lessons) 2021/03/21
- Google 教學系列 (92) – 停課不停學心法 (四十二) – Meet 網上教學全攻略 (廿三) – 一次過徹底終結 Meet 會議搶先試 (How to end a Meet video call for everyone at once) 2021/02/25
- Google 教學系列 (90) – 停課不停學心法 (四十二) – Meet 網上教學全攻略 (廿二) – 5 大 Google Workspace 工具之 2021年重要更新 2021/02/19
- Google 教學系列 (88) – 停課不停學心法 (四十一) – Meet 網上教學全攻略 (廿一) – 9 個 Google Meet 常見困難及解決方法 2020/12/18
2. Google Meet 終於推出官方點名功能了!
過去半年很多老師要求 Meet 加入點名功能,期間不少外國高人製作了多個 Meet 點名 add-ons,謹此向他們致敬!
正如8月份 Google 預告,儘管香港學校已回到課室,Google Meet 剛剛推出 「出席報告 attendance report」,旨在幫助遠程學習的點名工作。
iGardener 老師的學校有幸先睹為快,今天想分享第一身兼第一時間的「出席報告 attendance report」教學體驗,並揭露 Google Meet 針對教學的三個設計盲點。
3. Meet 點名搶先試,教學體驗初探
上周五 iGardener 老師在高中 ICT 課堂上測試 Meet 的 Breakout rooms 後,下課後已收到該堂的出席資料 (attendance report) 的電郵了。

打開電郵,見到一個 CSV 檔案附件。

既然是 CSV,使用 Chromebook 自然可以由 Google Sheets 開啟啦!

出席記錄非常簡單,只有五個欄位:
- 名字 (Name)
- 電郵 (Email)
- 參與時間總長 (Duration)
- 進入會議時間 (Time joined)
- 離開會議時間 (Time exited)
點名紙的機制和 Meet 的會議錄影相同,不需要太多設定,會議主持 (host) 老師只要待會議完成後,就可以檢查電郵接收出席記錄,又是那麼簡單。
一如 breakout rooms 令 Meet 的分組活動變得直觀及自然;
出席記錄令 Meet 的點名活動變得直觀及自然,很簡約,很 Google,it’s just that simple。
4. 三個 Meet 教學應用之設計盲點
雖然一向 iGardener 老師對 Zoom 及 “Zoombies” 都是「嗤之以鼻」 😪,但絕對理解 Zoom 作為單一的視像會議工具,沒有一系列工具配合,需要將所有 VC 功能擠進一個軟件,可謂視像會議界的「攞你命三千」。

誠然 Zoom 有幾個功能是相當有心思的,例如 virtual background、breakout rooms、點名。
如果 Zoom 是瑞士軍刀,Google Meet 就是工具箱,優勢是可以運用現有工具作配套,就如 Meet 內插入 Jamboard。
由三月起 Google 被全球老師要求加入各種「仿 zoom」的功能,就像這個 Meet 的點名功能,其實只是將Meet 後台管理的 Meet Quality Tool 簡化,並搬到前台給會議主持。
iGardener 老師試用後,發覺 Google Meet 軟件本身及點名功能上,有三個久久未處理的設計盲點,令老師使用得不夠稱心。
要解決,只需要花 Googlers 半天改動便成,究竟是甚麼?
(一) Meet 會議參與者名單(Peoples) 及出席記錄皆不能以姓氏排序
下圖是名字 (name) 欄位,粉紅 4A02 是 Lastname,是一般香港學校插入班別及班號的折衷方法。可惜是出席報告不知為何將 Firstname 及 Lastname 合併為一欄 Name,最要命的是將 Lastname 真的放在最後 ,令老師不能以班別及班號排序。

這個問題,一直都出現在 Meet 會議介面右面的參與者名單 (Peoples),不能選擇以 lastname 排序顯示。
(二) Meet 出席記錄的 Duration 不是以數字顯示
下圖紅框是參與總時 (Duration) 欄位,以「39 mins」文本格式顯示,因為不是數字,令老師不能為參與時間排序,出現「10 mins」比「7 mins」少的奇怪效果,不利會議參與度分析。
Googlers 只需統一以數字(分鐘)顯示時間便成。

(三) Meet 暱稱會議(nicknamed meeting) 主持不清,出席記錄歸何處?
很多老師都不明白,nicknames meeting 主持權 (ownership) 是不會長期屬於某老師,一般最早進入 nicknamed 會議的老師就成為主持,無論踢人、靜音、點名、錄影也會歸該老師管理,有時會頗尷尬。
只需能設定固定老師的 nicknamed meeting 擁有權便成。
5. Google Workspace (前稱Suite) 或 Meet 最新功能發佈時間表 G Calendar

如果你是 「Google Calendar 控」如 iGardener 老師,建議大家直接將 Google Workspace 或 Meet 最新功能發佈時間表,加入自己 Google Calendar 內,不是為了「早知早享受」的虛榮感,而是可以盡早規劃自己學校的功能更新通告和訓練,對 Google Workspace 管理員十分重要,也十分方便。
[訂閱支持] 請各位朋友 S.L.S.,支持 iGarden HK EdTech Blog
在香港及臺灣,iGarden 是鳳毛麟角、碩果僅存,堅持逾 21 年的電腦科及電子學習網誌,只因「有您支持,有我堅持」。
希望香港及臺灣的朋友,在 iGarden 不同的社交平台,包括:
- iGarden Facebook Page
- iGarden YouTube Channel
- iGarden Twitter,
花點時間 S.L.S.:
- S – 訂閱 (Subscribe)
- L – 讚文(Like)
- S – 分享文章(Share)
繼續支持 iGarden HK EdTech Blog。
疫症當前,身處地球村,無論您們正身處何方,面對甚麼難關,請記住:
We are just a call / e-mail / text and a prayer away!
謹祝 臺港教育同仁身體健康、思路敏捷、守望相助!
Swift recovery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