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算思維及程式編寫學習系列 (8) – 佛門也AI!給學生看看「智能佛珠」與「智能盆栽」

在全球科技,只要有市場或好點子,公司就會花因人力物力去研發,何須像香港的高智官員般,花幾百億港元公帑盈餘補貼一個「自命金蛋卻是名不符實」的地方?

看看最近佛門也走上AI 的大道,台灣 AcerW 及日本 TDKW 分別為宗教界研發智能產品,令佛門更貼近科技,分別是:

1. Acer 智能佛珠(Leap Beads) – 穿戴式裝置

據報 Acer 宏碁做早有與宗教界合作的經驗,今次更嘗試在佛珠上運用科技,剛發表了「Acer 智能佛珠(Leap Beads)」的「高科技穿戴式裝置」。

佛珠硬件:

  • 1顆直徑 2cm,具備電路的主珠
  • 13 顆 1.5cm 的子珠所組成
  • 崖柏或紫檀做為木料材料

軟件及功能:

  • 一般運動手帶的計步
  • 睡眠記錄
  • 非一般的是,轉動念珠時的次數

Leap Beads App 功能:

  • 顯示每天的靜修時數與念珠轉動
  • 「修課」模式:
    • 選擇誦經內容和迴向對象
    • 設定自然環境音,設定屬於自己的念經環境
    • 設定次數或是時間長度
    • 念珠就會震動提醒
  • 群組與同好分享互動,設定共同目標。

此佛珠預計本月中上市,「結緣價」 約HK$1,000 (NT$3,888),公司更可與宗教團體商談度身訂造軟體和硬體呢。

Source: https://chinese.engadget.com/2018/03/02/acer-leap-beads/

2. TDK 智能盆栽(BonsAI) – 人工智能W

TDK 以前是磁帝一哥,近年日本的 AI 發展快速,TDK 也向這方向發展,最近,推出了 「BonsAI」AI 盆栽的概念影片,十分獨特。

AI 盆栽資料:

  • 重達 20 公斤
  • 可自行移動
  • 與人心靈對談

這盆栽外表儘管不突出,科技重點在盆栽基座設置很多先進裝置:

  • 相機
  • 揚聲器
  • 太陽能電池
  • 無線供電裝置
  • 摩打
  • 控制對話功能的微電腦
  • 測定土壤水分的感測器
  • 修正移動時傾斜角度等狀況的 9 個移動控制感測器
  • 等,總重量超過 20 公斤。這樣的盆栽

到底能做什麼呢?睇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orTP2be1Ws

「BonsAI」的《寺院篇》影片見到一休和尚晚年居住的京都寺院「酬恩庵(一休寺)」中,BonsAI 與僧侶一同行走於方丈庭園前。

  • 缺水時,BonsAI 以閃燈告知缺水訊息,並會自動移動前往水源
  • 曬太陽時,會自行移動到陽光充足的地方
  • AI 盆栽亦在寺院中移動自如,還跟和尚對話,大談人生道理
  • 當凡人陷入困境時,BonsAI 更會擔任如「師父」一般的心靈導師,開導一番。

Source: 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8/03/06/japan-self-moving-plant-ai/

電腦輸入設備演變教學系列 (Computer Input Devices Evolution) (12) – Google 密密設計「蘭花手」手勢識別感應器

iGardener 老師經常告訴同學,iPhoneW 面世十載,震盪整個世界,因著它,電腦軟件W 百花齊放,見 操作系統W,而電腦硬件W 演變最大一定是輸入設備W

ICT老師可以在課堂播放這影片,讓學生了解 Google 正在密密設計的先進手勢識別感應器,如何直觀地控制電腦的操作,其實看來有點好像演墨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VwV4uqETbI

參考文章:pcworld.com

運算思維及程式編寫學習系列 (6) – AI 真的已取代記者?冬奧機械記者「一秒發稿」!

Image credit: http://www.korea.net

// 機械人取出人類記者曾用過的字眼及句子,直接從國際奧委會收取賽事即時資料,完成稿件後,通過詞彙重置和驗證流程,修改不自然或錯誤的句子,最終刊登的文章不會較人類記者遜色。//

智能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工智能W(AI)會否如科技電影情節般取代人類?

這回輪到記者行業了,韓聯社W 在南韓 平昌冬季奧運會W 中,採用「機械人記者」進行「採訪」,全自動化寫稿及發稿,當比賽結束後,由收集數據、撰稿到發稿至韓聯社W網站,只消一至兩秒,近乎零時差,比人類記者更勝一籌?

當作通識科的分析,比起人類記者朋友,「機械人記者」除了撰稿發稿快,另一優點是可不分晝夜 7×24 工作,而且寫稿時絕對不會帶有主觀偏見。

而且,韓聯社去年已開始訓練機械人撰寫 英超足球聯賽W 的稿件,為今次冬奧熱身了!

「機械人記者」為本屆冬奧撰稿的內容,主要是:

  • 全部15個比賽項目報道
  • 專責
  • 賽事日程
  • 變更資訊
  • 獎牌榜
  • 排名
  • 新紀錄

原文連結:http://startupbeat.hkej.com/?p=55769

儲存媒體演變歷史 (Storage Media History) (8) – Samsung 兩年來 30TB 再破 SSD 容量世界紀錄!

// 這款 2.5 吋規格的 SSD 有著翻倍的容量和速度,達 30.72TB;讀寫速度分別為 2,100 MB/s 和 1,700 MB/s。 //

Image credit: Samsung

現時學校的 NASWSANW 都是以3TB 傳統S硬碟W為主流儲存單位;個人電腦 SSDW固態硬碟W)的容量亦以 128GB 或 256GB 為主。

業界的 SSDW固態硬碟W)容量則高處未算高!

兩年前 SamsungW 才以 15.36TB 奪得「宇宙最強」最高容量 SSD 霸主。

今天,Samsung 同門兄弟發威了!這款 2.5 吋規格的 SSD 容量和速度皆翻一翻,達 30.72TB;讀寫速度分別達 2,100 MB/s 和 1,700 MB/s。

上圖顯示1955起歷史中各種儲存媒體的每MB價錢 (USD/MB)。

iGardener 老師或服務的學校,當然沒有錢購置這些最高容量 SSD,那麼考慮其他容量型號吧!例如 15.36TB、7.68TB、3.84TB、1.92TB、960GB 和 800GB,噢,我們都有心無力!

〔自欺欺人模式啟動〕時間是站在我們年青學生的一方,現時這款極品,讓企業用戶來做白老鼠吧!終有一天技術成熟一點時,我們才賞面購入,為電腦或智能手機「升升級咁啦

參考網站: https://chinese.engadget.com/2018/02/20/samsung-has-the-worlds-largest-ssd-again-at-30tb/

Google 教學系列 (15) – 5個應對 Google 拿掉圖片搜尋的檢視圖片按鍵之方法

雖然 Google「一竹篙打死一船人」及「疑似向Getty跪低」的新措施 惹來用家的不滿,我們老師仍要每天搜尋教材相關的圖片,怎麼辦?

// Google搜尋部門周三在推特宣佈,雙方的協議包括移除檢視圖片(View Images)的按鍵。「前往(Visit)」按鍵則會保留,意謂著使用者必須連到原有網頁去讀取圖片。 //

此時香港人的 「can do」精神被喚起,心想:「總有計嘅!」,iGardener 老師在此分享幾個不同操作系統的應對 「計仔」吧!

1. Google Chrome 瀏覽器(PC)  / Windows, MacOS, Chrome OS

  • 見到圖片搜尋的目標圖片時
  • 先右擊滑鼠,打開圖中選單,選「在新分頁中開啟圖片」
  • 用家就可在瀏覽器新分頁中,檢視圖片的原圖
  • 此時「另存圖片」以及滑鼠拖放圖片到目標資料夾,便可把圖片儲存到電腦。

2. Google Chrome 瀏覽器(Mobile) / Android, iOS

  • 點擊搜尋圖片的結果
  • 長按目標圖片,在彈出來的選單可選擇「在新分頁中開啟圖片」或直接「下載圖片」。
  • 就能儲存圖片到流動設備的相片庫。

3. Safari覽器 / iOS

  • iOS 用戶可 click 搜尋圖片的目標圖片
  • 然後 3D Touch 用力 click 圖片,便透過新分頁開啟相片
  • 再把圖片 3D Touch 向上掃,就能儲存圖片到流動設備的相片庫。

4. 注重私隱的搜尋網站 Startpage.com
https://www.startpage.com 是一個基於Google 而標榜較高的私隱保障的搜尋器,用家下載圖片時,乃從一個 proxy 下載,故此理論上網站不能追蹤任何用家資料。

5. Chrome plugin “View image”
“View image” plugin 很簡單,只是在目標圖片上「追回」「view image」及「search by image」的按鈕而已。

最後仍要提醒一句,「下載圖片前,小心檢查有關圖片的版權條款」。

原文連結: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2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