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教學開懷篇(92) – 停課不停學心法 (廿四) – Zoom 狀醫學院課堂

面對🤫🤫肺炎,全球大學皆 online,早幾天見到很幽默的改圖,iGardener 老師先將原圖展示如下:

停課了,Dr. Nicolaes Tulp 的解剖堂也 go online,go zoom 了。

原來 Dr. Nicolaes Tulp 才是 Zoom 第一號 fans。

運算思維及程式編寫學習系列 (15) – 由「大數據」到「數據與人工智能江山」 (From “Big Data” to “Data & AI Landscape”)

iGardener 老師兩年前寫了一篇 甚麼是算法? (What is Algorithm?),算法是一組處理數據 (data) 的步驟,成為資訊 (information)。

今天本想「懶係 in 咁」向香港 ICT 學生,介紹大數據 (big data)。

但搜集資料時,發覺大數據 (big data) 這個詞彙已經好 「out」。

Continue reading 運算思維及程式編寫學習系列 (15) – 由「大數據」到「數據與人工智能江山」 (From “Big Data” to “Data & AI Landscape”)

Google 教學系列 (66) – 停課不停學心法 (廿三) – Meet 網上教學全攻略 (10) – 「棄 Zoom 投 Meet」前 9 個「不可不知」之更新

回想二月初,當香港一群領導層及 IT大大不斷吹奏 Zoom ,仿似網上課堂「非 Zoom 不可」之時,iGardener 老師和學校的 IT兄弟堅持:

LMS 」 為樹幹,「直播工具」為樹枝

Synchronous learning 理念,以敝校為例,是 Google Classroom 做學習的 hub ,配以 Meet 作直播工具,是很自然的事,正如在他校 Microsoft O365Teams 一樣。

馮勉恆於《少林足球》靠士巴拿及鎚仔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內地觀眾稱呼他為「浮雲哥」。(網上圖片)
正如 汽車維修員配士巴拿,係好合理嘅。
Continue reading Google 教學系列 (66) – 停課不停學心法 (廿三) – Meet 網上教學全攻略 (10) – 「棄 Zoom 投 Meet」前 9 個「不可不知」之更新

好文分享系列 – [2020年除外] 世界各國如何慶祝復活節?

今天是耶穌受難日(受難節),為要紀念2000年前耶穌被釘十字架。

耶穌受難日也被稱為「聖周五 (Good Friday)」,接下來就是復活節主日,慶祝基督從死裏復活。

這一天,許多教會舉行隆重的禮拜,通常是在傍晚,唱詩、禱告紀念基督的死,並傳講基督為我們受難的信息,並領聖餐作為紀念。

漫畫網站 Itchy Feety 中刊載了一幅很有趣的漫畫,講述了不同國家在沒有疫症下,如何慶祝復活節。

各位朋友可以在實體或網上課堂,與學生討論一下:

  • 不同國家如何慶祝復活節?
  • 有什麼特殊的習俗或傳統嗎?
  • 特殊的習俗或傳統背景是甚麼?

懇請大家 S.L.S.,支持 iGardener 老師

在香港及臺灣,逾20年堅持自費寫電腦科及電子學習的網站的癲佬,iGardener 老師可算是鳳毛麟角,碩果僅存的學界 Forrest Gump,只因「有您支持,有我堅持」。

希望香港及臺灣的朋友,透過S.L.S.:

  • S – 訂閱 (Subscribe)
  • L – 讚文(Like)
  • S – 分享文章(Share)

iGarden 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例如:

繼續支持 iGardener 老師。

無論您們正身處何方,面對甚麼難關,請記住:

We are just a call / e-mail / text or a prayer away!

Source: brainyquote.com

謹祝 臺港教育同仁身體健康、思路敏捷、守望相助!

Speedy recovery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