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演示創新系列(2) – 顛覆PowerPoint的免費演示製作工具Prezi

以下是園丁最近推介的工具 Prezi,在美國很多學生已經使用。

我翻譯了一個英文的演示作示範:

  1. 登記時可用學校電郵申請教育戶口(500MB),否則免費版100MB;
  2. 基本上不支援中文,除非選擇中文的範本;
  3. 可下載離線版作演示之用。

園丁的中二學生也可上手,可試試吧,一起踢走掌聲爆樽聲的PowerPoint吧!

更多示範推介:
Continue reading 多媒體演示創新系列(2) – 顛覆PowerPoint的免費演示製作工具Prezi

多媒體演示創新系列(1) – 在PowerPoint嵌入YouTube影片播放器 (Embed Youtube Player in PowerPoint Slides)

常常有同事及學生人問園丁,如何從 YouTubeW視頻嵌入(不是連結)在PowerPointW投影片,我google了良久但竟然找不到,唉,唯有自己出手啦!

好,讓我們開始(以下短片是園丁試用ScreenToaster親自示範,在此鳴謝Erwin 的好介紹,聲音沙沙地 …包涵)!

  1. 在YouTube的影片中複製出連結,例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A7fdSkp8ds(園丁選了Nobody……)
  2. 將http://www.youtube.com/watch?v=BA7fdSkp8ds改為http://www.youtube.com/v/BA7fdSkp8ds
  3. 到達PowerPoint希望在YouTube剪輯播放的投影片,確保你可以看到’控制工具箱’工具欄。
  4. 選擇’錘 /扳手’看圖標,然後從菜單列表,選擇'”Shockwave Flash Object”。
  5. 然後拖動十字成一個正方形區域中想要顯示的視頻,會見到一個白盒子上的對角線。
  6. 鼠標右點擊此框,然後選擇’屬性’。
  7. 在Movie的空格貼上您的YouTube網址剪輯(確保是http://www.youtube.com/v/BA7fdSkp8ds)。
  8. 現在,你需要做的就是測試它。
  9. 這應是一個很好的YouTube嵌入播放器!

最後,園丁已上載我的測試的PPT文件給你參考,開啟embedyoutube2ppt.ppt並按F5鍵,以進入PowerPoint演示模式試驗和修改。

TED教育啟迪系列(1): 三分鐘的演說已經可以很精彩

TEDW是近年頗觸目的大會,雲集世界精英,而網站更備有中文字幕,方便中文中學的學生邊看邊學英文。

以下是一段3分鐘有關成功的演說,內容十分紮實,對時常投訴教學時數不足的我們老師,別有一分提醒!

推薦其他TED的經典演講:

25 Incredible TED Talks for Educators

29 Great TED Talks to Engage Your Brain | Change your thoughts

電子學習前線系列eLearning in HK (7) – 我們認識幾多Web 2.0的服務呢?

(本文同時於教城電子學習多聲道刊載)

近年教育局W的政策文件和學界不斷提及web 2.0W的學習,其實大家認識的web 2.0服務又有多少?以下面的眾多外國例子中,外國的教師已經在學與教上應用了不少;在香港,估計除了Google相關Twitter外,香港的師生對其他皆認識不深,更遑論了解各服務的特點後,如何應用在學與教上。

作為老師,我們應捨各自為政的心態,取web 2.0共同建構知識的精神,盡用網絡帶來的便利,有智慧地選擇適合學生的web 2.0協作工具,相信學生將來必定能夠與廿一世紀的世界接軌。

電子學習前線系列eLearning in HK (6) – 範式轉移的土壤已在眼前,一起播種吧!

(蒙香港教育城邀請,園丁2010年3月起於《教城網誌 EdBlog電子學習多聲道》內撰寫文章,教城原文按此

從1998年開始資訊科技教育至今,學界不斷強調「學習者為本的範式轉向」(learner-based paradigm shift),即由教師為本的教學法,轉化成學生為本的教學法,多年來都好像霧裡看花,被視為夢想、願景、甚至是學與教上的烏托邦。

隨著近年互聯網頻寬的釋放及web 2.0甚至3.0的網絡服務的普及,學生已經習慣使用簡單的網頁瀏覽器,馳騁在網絡的超級公路,嘗試各種方法,解決生活上的各種問題,我們前線教師只要細察,便會發現「學習者為本的範式轉向」,已經植根於網絡的土壤了。

讓筆者稍為介紹一下吧:

  1. 搜尋/篩選資料
    學生已懂得使用不同的搜尋引擎(search engines)或wiki,搜尋並比較資料,整理成可用的研習原料
  2. 協作
    學生熱衷的討論區(forum)、社交網絡(social network)、即時通訊(instant messaging)本身已是幾個很成熟的多用戶協作工具
  3. 發表成果
    學生透過網誌(blogs)、微博(microblogs)及社交網絡,大大增加發放資訊的即時性和互動性,直接強化學生發表的意欲
  4. 學習社群
    學生習慣各討論區的版規和社交網絡的各個群組,其實都是獨立的學習社群

面對這塊學田,我們前線老師不需視之為洪水猛獸,避之禁之;反而要把握電子學習所帶來的機遇,運用我們的專業智慧,像耕種一樣,將學生常用的web 2.0服務轉化為具教育效益的活動。

在漫長而痛苦的過程中,要相信學生能夠透過鍛鍊,自我完善學習策略,成為真真正正「學會學習」的年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