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教學系列 (2) – 新版Google Maps 演變為民用免費GIS

在教學上,新版Google MapsW已經超越提供準確的資料,而是提供不同的layer,讓不同的學科也可以將資料放在圖層上,由地圖演變為民用而免費的GISW地理資訊系統W)。

▲ Google Maps早已成為平民化的GIS了。

▲ 例如:iGardener嘗試搜尋尖沙咀的餐廳,Google Maps便密麻麻地顯示區內的餐廳,紅色點點點的。

下一篇,園丁親身錄製了一段影片,介紹 Google Maps 新版如何大大KO iOS地圖的功能吧!

Google 教學系列 (1) – 2013年新版Google Maps 園丁優先試用報告

作為GoogleW fans及IT老師,iGardener對不同的GoogleW工具皆搶快試用,並嘗試在ICT課堂中融合應用,當中有成功,例如Google Reader;當中亦有不少失敗之作,例如Google Buzz和Google Wave,整個《Google Wave在教學上的應用初探》 系列亦全數泡湯。

很多人也笑園丁傻勁,傻傻的我仍然不斷尋找適合電子學習W雲端W學習工具,最近又有新版工具可試了,就是新版Google 地圖W

Google MapsW 誕生不知不覺已8年,早已經成為 Google 的其中一個改變世界的產品,尤其在流動設備W流行後更顯其霸主地位:

  • 已提供 200 個國家
  • 提供 50 國家Google 街景W服務(包括香港及台灣)
  • 超過 100 萬個網站嵌入 Google Maps。

目前的 Google Maps 已經遠超許多人的使用需求,但面對 iOS 6 的地圖的「威脅」,Google 不敢怠慢,對 Google Maps 進行大改版,也就是今天園丁要介紹的 Google Maps Preview 。

Continue reading Google 教學系列 (1) – 2013年新版Google Maps 園丁優先試用報告

Internet Access in Hong Kong 香港互聯網接達技術(17) – 上網手機設備已超越了桌面電腦

iGardener 早於2010年已在網誌引述預測-《2013年手機取代PC成主要上網設備》,想不到在中國已提早於2013年1月已經完成,數據總結如下:

  • 中國網民總人數5.64億
  • 2012年新增網民5090萬人
  • 手機網民4.20億人,較上年底增加約6440萬人
  • 2012年70.6%的網民通過桌面電腦上網,手機上網的比例從69.3%上升至74.5%。

相信香港距離不遠矣!

Continue reading Internet Access in Hong Kong 香港互聯網接達技術(17) – 上網手機設備已超越了桌面電腦

Internet Access in Hong Kong 香港互聯網接達技術(16) – 災難後,為什麼手機語音不通而微訊通?

最近地球真的危險了,波士頓的大爆炸,四川又再一次地震……

2011年日本大地震依然歷歷在目,當時東京電話一度癱瘓,而剛剛流行的微博 (whatsappW, LINEW) 則成為尋親的絕佳平台。

當時IT達人、香港無線科技商會前任主席及永遠名譽主席方健僑 Ken Fong(見下圖講話者)剛剛在東京,經歷日本地震後,在一個研討會分享的心得與上文十分吻合。

四川雅安地震後,有內地教授撰文呼籲用戶安裝微訊,好讓地震等緊急情況之後,方便溝通報平安,背後有甚麼原理呢?

iGardener 綜合網上資訊,可粗略歸納以下分別:

手機語音通話:

  • 訊號是模擬(analog)
  • 以實體電線路點對點連接,每個通話獨佔線路資源,導致能同時通話的人較少

微訊:

  • 訊號是數碼(digital)
  • TCP/IPW 技術和互聯網W數據通道傳送,佔用資源較少
  • 數據經過壓縮W處理,佔用的通道可寬可窄
  • 是一種存儲->轉發交換方式,信息可以一站站,經路由器W推送,待有傳輸空間時,再送出,所以可以很多人同時使用

這解釋到遇到地震等緊急事件時,電話W服務往往會出現擁擠甚至堵塞,這時候,短訊W的傳送成功率比電話要高,而微訊W會更通暢。

所以時隔幾年,在內地積攢3億人氣的微信W,搭起了溝通災區內外的另一座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