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演變系列 (The Evolution of Computers) (1) – 新一代滑鼠

滑鼠W 是60年代發明,1968年12月9日,世界上的第一個 滑鼠W 誕生於美國 史丹福大學W

它的發明者是 Douglas Englebart博士。

其後80年代才由 MacintoshW使用而流行,至今廿年其實除了由機械式轉變成光學外,技術上並未見大突破,直至最近iGardener老師看到 Cellulon 推出的 滑鼠W,是利用幾種手勢,就可以在電腦做一些特定的指令:

影片展示了一般圖形使用介面的操作:

  • 游標控制
  • 點選
  • 雙按
  • 按右鍵
  • 拖曳
  • 捲動
  • 旋轉
  • 放大縮小
  • 前一頁與下一頁
  • 當繪圖版。

看完影片後,應該了解到這款滑鼠W的特性,只是將來 多點觸控W 會否淘汰 滑鼠W 只是時間問題。

以下是微軟的新一代滑鼠原型,名為Mouse 2.0:

ICT教學開懷篇(7) – 駛唔駛咁「多工處理」呀?

當現代人都為自己如何多工處理W(multitaskingW),以為善用時間時,有否反思生活是否必須這樣緊湊呢?有誰會忙到如斯呢?

[Source]

ICT教學開懷篇(6) – Zip了的麵包

放了心愛的「芝麻豬」入書包,長途拔涉回到學校,發覺「芝麻豬」被書包內的書「壓縮」了,而且是『破壞性壓縮法』(Lossy compressionW)……

ICT教學開懷篇(5) – π Day (3/14)的「反思 reflection」

自2009年,美國每年三月十四日(3/14)是記念數學上經典固數 π (pi)的日子,叫Pi Day

看看上面 π (pi)的反射,令人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