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分享] IBM Sony 新型磁帶每盒可望存放330TB數據

誰說電腦磁帶已經落後?看來它們是電腦界的「小強」,打不死的。

OpenClipart-Vectors / Pixabay

// 磁帶儲存彷彿在日常生活中消失已久,但其實它仍然為人們服務。隨著 IBM 及 Sony Storage Media Solutions 的研究取得突破,1平方英寸的新型磁帶,儲存容量將達到201 gigabit,將舊有記錄提高將近 1 倍。…..

IBM 現有的目標,是將 330TB 的資料全放在 1 盒磁帶上。雖然這個目標尚未完成,但據 IBM 的磁帶科學家 Mark Lantz 博士指,當他們完成上述的目標後,才會將新型磁帶推出市面。//

原文連結: https://unwire.hk/2018/02/12/ibm-new-tape/notebook/

負能量是個好東西系列 (1) – 一個機構朽壞的開端 之 「Never solve a non-problem」

HypnoArt / Pixabay

iGardener 最近與同工閒談中,不約而同都聽到所屬服務機構的大小問題,當中不外乎領導層不願面對機構的管理問題,問題越久越不願面對,面對也不願意,遑論去解決呢喃!

mikesween / Pixabay

我靜下來深思,領導層不願面對或解決問題,固然會令一個機構開始「停止進步」,更嚴重的是這個機構會「朽壞」或「發霉」,不能輕易走回頭。

而朽壞乃始於領導層棄真正的問題不顧,而花自己甚至團隊的心力去解決一些「不是問題的問題 – non-problem」。

這本書Never Solve a Non-Problem的作者Tony Carter,對這課題提供不少清楚的定義和論點,雖然此書的對象是企業家,我覺得也十分適合教育同工細讀,反思互勉。

電腦輸入設備演變教學系列 (Computer Input Devices Evolution) (10) – 史上最平虛擬鍵盤

自從智能電話普及之後,經常有學生混淆「實體鍵盤」(physical keyboard) 和「虛擬鍵盤」(virtual keyboard)。

iGardener 經常告訴同學,這十年電腦演變最精彩是操作系統,輸入設備W也不弱,今天向大家推介這超平宜的「虛擬鍵盤」,在課堂可引君一笑,輕鬆一下。

Continue reading 電腦輸入設備演變教學系列 (Computer Input Devices Evolution) (10) – 史上最平虛擬鍵盤

[好文分享] 哪個程式語言最先死:Python 只剩 25 年可活,C 語言卻可以活到 2062?

// 根據 國外顧問機構 的預測(儘管日期只是推估),新潮的 Go 在 8 年後就會消失、Java 則可以活到 2039 年、Python 則可以活得稍長一點到 2043 年,最常被人詬病的 C 還可以繼續活到 2062 年。 //

原文連結: 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7/08/29/lindy-on-programming/

iGardener 在不同場合聽到「中學生要學Python」的專業聲音,相信近年在香港ICT學界極力推動Python 的學者,必定不同意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