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 (AR) 教學系列 (11) – 5個值得試玩的 iOS 11 ARKit AR apps

2009年 iGardener 已經在本 blog 向港台老師介紹 Augmented RealityW(港譯:增強實境W;台譯:擴增實境W), 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教學系列 一直是 iGarden 最多人瀏覽的網誌系列,我的文章更被人列在維基  擴增實境W 的參考連結(見圖)。

維基的參考連結中也有本網的文章。

八年前 iGardener 已認為 「AR 與 教育」是夢幻組合,此信念當時縱然太「前衛」,至今仍然堅持不變!

Continue reading 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 (AR) 教學系列 (11) – 5個值得試玩的 iOS 11 ARKit AR apps

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 (AR) 教學系列 (10) – AR x 蘋果 = 智慧眼鏡?

回憶2009年,Augmented RealityW(港譯:增強實境W;台譯:擴增實境W)是網絡的熱點,從過去幾年 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教學系列 是 iGarden 最多人瀏覽的網誌系列,可見一班,雖然當年 iGardener 覺得AR x 教學是絕配,在教育的應用是時間問題,事實並非如此,又再証明園丁患有「IT教育遠視症」,很多新念頭,走得太快。

今年七月,AR 的應用終於「入屋」了,Pokémon GoW 在全球掀起了一陣狂潮,重新令社會注意到AR技術發展的可塑性,將數碼資訊直接融入人類的現實視野,跟VR封閉式的虛擬體驗是完全不同的。

不知是否與此有關,據最近彭博報導,蘋果正在探討推出智慧眼鏡的可能性,未來打算結合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有顛覆未來的生活之勢啊!

蘋果執行長 Tim Cook,最近因為佔蘋果營收三分之二的iPhone銷售放緩,而備感壓力,正在評估推出智慧眼鏡的能性。根據彭博社報導,這項有潛力但具風險的穿戴式裝置計畫,仍處於探索階段,構想是結合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在配戴者的視野中顯示出圖像以及即時資訊。根據熟知這項計畫的內情人士透露,蘋果已經向供應商訂購少量的顯示器零件進行測試。從零件的數量來看,蘋果短期內並不會量產,預計最快在2018年才會亮相。

AR的普及,就算有 Apple 的加持,仍需要一段時間,希望 Apple 善用其「將複雜的技術簡化為大眾樂於使用的科技產品」強項,實現AR普及化,改變人類未來生活。

參考文章:

http://www.theverge.com/2016/11/14/13631010/apple-wearable-smart-glasses-ar-vr-google-glass

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 (AR) 教學系列 (09) – AR x 教學應用

Augmented RealityW(港譯:增強實境W;台譯:擴增實境W)曾經是網絡的熱點,過去幾年 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教學系列 是 iGarden 最多人瀏覽的網誌系列,iGardener一直覺得AR x 教學是絕配,在教育的應用是時間問題。

當園丁正在等待 Google GlassW 能夠承擔這歷史使命的時候,謝謝 台灣教育同工 Lsp Lee 的分享,原來早已經有科技公司,巧妙地將ARW和課堂師生互動融合。

只有英文字幕的影片中AR方案的教學應用:

  • 學生的智能電話W變成課堂的答題器
  • 教師配戴AR眼鏡,觀看學生的回饋
  • 將電腦室控制系統介面真人化
  • 將支援Google Glass

TED教育啟迪系列(7) – 教師必看!教育家 Rita Pierson 說《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冠軍寶座》(中英字幕)

作為老師,你認為:

  • 老師的首要任務就是「傳授知識」嗎?
  • 「喜歡學生」是老師的職責之一嗎?
  • 如要「傳授知識」,「師生關係」重要嗎?

iGardener 由1999年開始寫電腦教育網站,今天自稱 edBlogger,最大收獲是認識到不同背景的教育工作者(educators),這兩年很感恩透過 iGarden網誌和PlurkW,認識到一群有心、有力、有凝聚力的台灣教育同工,閱讀他們的教學分享自己會很感動,也很汗顏,我將會另文再介紹他們,今天主要想講台灣教育同工分享文化很強,遠在香港的園丁也得益不少。

例如最近台灣教育同工分享了的一段TEDW演講,由美國黑人教育家 Rita Pierson演講,官方題目是《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冠軍寶座》,這演講帶來我不少思想的衝擊,令我重新思考師生關係的必然性,「孩子不會跟他們討厭的人學習!」是真的,想當年園丁「走堂」的都是不喜歡的老師。

Rita Pierson在演講中指出,我們的教育應該以更有「關係 relationship / human touch」的模式進行。

  • 「孩子不會跟他們討厭的人學習!」
  • 「你無法傳授知識給不喜歡你的孩子。」
  • 我們不可能喜歡每一個學生,但是身為一個教育者,我們有義務要讓學習情況變得更好!
  • 如何建立起與學生的良好關係呢?Stephen Covey曾說:「試試投入做幾件簡單的小事,像是先去理解他人,而不是要別人理解你!」
  • 做個會道歉的老師
  • 讓孩子擁有不自大的自信,「我是最棒的老師而你們是最棒的學生,所以你們被挑選到我的班上是因為學校把我們放在一起好成為每個人的典範!」
  • 學生會因為讚美而有自信,進而讓自己相信我能做得更好!某些事情當你反覆說久了,它就會變成真的!
  • 身為一個教育及知識傳授者,其實有義務去創造一個與學生之間的緊密聯繫,雖然老師不可能喜歡每一個學生,而且某些最難攪的學生也通常不會缺席的,但是Rita Pierson指出:教育和學習應該要帶來快樂!我們在其中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並堅持要求他們盡全力做到最好!

面對教改/校政/人事/學童人口下降/家長要求,有時真的氣餒!但聽到Rita Pierson說:

「教育」難嗎?當然!但是我們不應該放棄,因為無論你是不是老師,身為一個教育者(educator),你天生就是該改變世界!

心裡又再充電,多走幾哩。

園丁希望教師可以至少自己看一次,然後透過社交網絡W 分享給您關心的教育同工,彼此打氣!

來源: http://wired.tw/2013/05/23/tedtalk/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