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Nokia及RIM很多年前已經開發以商業市場為主的智能電話,到了2007年AppleW推出iPhoneW和2009年GoogleW推出AndroidW系統後,智能手機W才平地一聲雷,在全世界廣泛流行,背後的技術流動寬頻更成為坊間無線網絡的代名詞,其實這是坊間詞彙,學術上這是無線互聯網存取 (wireless Internet access)的其中一種技術。
讓iGardener老師與同學們一起總結互聯網存取 (Internet access)的各種分類吧!
互聯網存取 (Internet access) | ||||||||
---|---|---|---|---|---|---|---|---|
網絡型態 | 有線 (wired) | 無線 (wireless) | ||||||
光纖 | 同軸 電纜 |
乙太 網絡 |
電話 線 |
電力線 | 地面 無線 電 (免執照) |
地面 無線 電(要 政府執照) |
人造衞星 | |
LAN | 1000 BASE-X |
G.hn | Ethernet | HomePNA G.hn |
G.hn | Wi-Fi Bluetooth DECT Wireless USB |
||
WAN | PON | DOCSIS | DSL |
BPL | Muni Wi-Fi | HSPA | 衞星上網 |
這學年同學使用智能手機W的比例也飆升,對流動寬頻W也不只是課本上的知識,而是生活上的應用,iGardener老師推薦同學閱讀《死火手記》內的兩篇文章,博客思考兄是電訊業中人,對流動寬頻有很深的認識,兩篇文章充分解釋了 HSPA 技術的繆誤,以及我們常常遇到,手機訊號顯示強度與實際速度不成比例的老掉牙問題。
1. 《3.5G (WCDMA HSDPA) 流動寬頻下載速度解構》-下載
2. 《3.5G (WCDMA HSDPA) 流動寬頻上載速度解構》-上載
文章的論點擇要:
- HSDPA 提供的 14.4Mbps 極速,或現時香港網絡支援的 7.2Mbps 極速,指的是無網網絡總頻寬,但與電腦軟件所享用的頻寬有差別。
- 現時 WCDMA HSDPA 技術中的 14.4Mbps 下載極速,技術上都是說當只有一位使用者使用整條頻道 (沒有其他人使用流動寬頻或打電話) 時提供的速度。亦即是說,以香港的頻譜,在同一地方、同一時間、同一間營運商,最多有三人可以同時享有 14.4Mbps 極速。
- 對於一般使用者而言,訊號清析度是比較難去測量的,無法由一般手機中得知。這是由於訊號清析度受環境影響大,數值較為浮動,手機生產商為免消費者看見不停變化的訊號清析度而覺得奇怪,以及避免消費者誤以為是手機接收能力不穩定,所以一般手機顯示的都是強度而非清析度。
- 要編寫支援 WCDMA 這個極複雜制度的程式,更難以避免會有錯失,當中或許會影響傳輸速度。
文章深入淺出,絕對是作為學生和消費者的同學們的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