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私隱及保安教學系列(01) – 甚麼是數碼足跡 (Digital Footprint)?

▲ 愛德華.斯諾登 (Edward Snowden)

近幾天全世界都注視著香港,因為泄露美國國家安全總署(NSAW)一個名為 PRISMW 的全球互聯網用戶監控計劃的美國中央情報局WCIAW)前僱員愛德華.斯諾登 (Edward SnowdenW) ,現正匿藏香港。

繼接受英國衛報W訪問後,今天南華早報W亦會刊出他的獨家訪問,表示:

美國政府由09年起已入侵W香港及內地電腦。訪問在本港進行,斯諾登向南華早報W披露未經核實的文件,表示美國國安局在香港的目標,包括中文大學W及一些官員、商界人士和學生,但當中並未見到有關於中國軍事系統的部份。

他相信,美國國安局W在全球進行超過61000個入侵電腦行動,當中數以百計目標是在香港及內地,包括一些大型互聯網W 路由器W,令他們毋須逐部電腦進行入侵

港台即時新聞 (2013-06-13 HKT 06:42)

斯諾登披露的機密,包括一份直接進入美國九大互聯網服務供應商W中央伺服器W搜集情報的手冊及一些相關文件。該九大公司包括香港人經常使用的 Microsoft、Yahoo、Google、Facebook、PalTalk、AOL、Skype、Youtube 和 最近才加入的Apple。

明顯地,這涉及全球所有互聯網用戶的私隱權,包括身處亞洲你和我,所以 iGardener老師認為同學需要多了解這事件的進展。

iGardener老師希望透過這個全新的專題系列,可以讓同學(作為互聯網用戶)了解到自己的在技術上如何留下甚麼痕跡,給別人竊取,亦多捍衛自己的私隱有否被侵犯。

今天先來一些熱身,打頭炮介紹一個概念  – 「數碼足印 Digital Footprint

你多數聽過你的碳足跡W,但數碼足印是什麼?你的數碼足印是指在任何數碼環境的活動總數據量,而這些數據正正是有心人會擷取,作不同的用途。

你知道嗎?

  • 每兩天我們創造5億千兆字節(5 billion gigabytes) 的數據,到2014年,我們將每10分鐘就可創造同樣數據量。
  • 相比嬰兒潮一代(Boomers)和X世代(Gen X),千禧世代(millenials)花更多的時間在線和有更多類型的設備。
  • X世代(Gen X)在所有三組中,留下的最大的數碼足跡。

Data Footprints by Generations
Via: Wikibon Infographics

參考來源:http://wikibon.org/blog/wp-content/uploads/2013/01/wikibon-data-footprint.html

資訊通訊與科技之社會議題系列(01) – 率先看2013互聯網大趨勢

五月剛剛發佈的《互聯網重點趨勢2013》,流動科技的發展已經令人有點吃不消了!

[slideshare id=22135327&doc=internettrends052913final-130529094939-phpapp02]

  • 全球互聯網W用戶24億,按年增長率達8%
  • 全球前10大最多用戶數目的網絡公司,美國佔8家,中國佔2家(騰訊W百度W),但是8成的使用者皆來自美國之外
  • 重新想像──以加速步調再想像跟資訊的上傳
  • 數碼資訊的產生與分享量,較5年前增長9倍,增加接近2 ZBW
  • 照片爆炸─每天5億張照片上傳與分享,比往年成長達2倍,即時分享(Snapchap)2個月已增長2倍
  • 海量影片─每分鐘上傳100小時到YouTubeW,而6年前同樣統計只有幾小時;極短片(VineW)與持續性錄影(DropcamW)增長迅速
  • 音頻復活──音樂辨識(SoundCloud)、即時通訊語音(WeChat)等使用行為,在「App時代」中,音頻W 再度被關注
  • 資訊分享──GPS導航 (剛剛被Google 收購的以色列公司 WazeW)、穿戴式科技產品(例如Google Glass)、評論服務(Yelp)等讓用戶彼此分享資訊,交流共用的行為成長快速,是新商機所在
  • 願意在網絡上分享「所有」或「大部分」事情的調查中,全球各地平均比例24%,沙地阿拉伯超過60%,美國則為15%

參考來源: http://www.kpcb.com/insights/2013-internet-trends

TED教育啟迪系列(7) – 教師必看!教育家 Rita Pierson 說《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冠軍寶座》(中英字幕)

作為老師,你認為:

  • 老師的首要任務就是「傳授知識」嗎?
  • 「喜歡學生」是老師的職責之一嗎?
  • 如要「傳授知識」,「師生關係」重要嗎?

iGardener 由1999年開始寫電腦教育網站,今天自稱 edBlogger,最大收獲是認識到不同背景的教育工作者(educators),這兩年很感恩透過 iGarden網誌和PlurkW,認識到一群有心、有力、有凝聚力的台灣教育同工,閱讀他們的教學分享自己會很感動,也很汗顏,我將會另文再介紹他們,今天主要想講台灣教育同工分享文化很強,遠在香港的園丁也得益不少。

例如最近台灣教育同工分享了的一段TEDW演講,由美國黑人教育家 Rita Pierson演講,官方題目是《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冠軍寶座》,這演講帶來我不少思想的衝擊,令我重新思考師生關係的必然性,「孩子不會跟他們討厭的人學習!」是真的,想當年園丁「走堂」的都是不喜歡的老師。

Rita Pierson在演講中指出,我們的教育應該以更有「關係 relationship / human touch」的模式進行。

  • 「孩子不會跟他們討厭的人學習!」
  • 「你無法傳授知識給不喜歡你的孩子。」
  • 我們不可能喜歡每一個學生,但是身為一個教育者,我們有義務要讓學習情況變得更好!
  • 如何建立起與學生的良好關係呢?Stephen Covey曾說:「試試投入做幾件簡單的小事,像是先去理解他人,而不是要別人理解你!」
  • 做個會道歉的老師
  • 讓孩子擁有不自大的自信,「我是最棒的老師而你們是最棒的學生,所以你們被挑選到我的班上是因為學校把我們放在一起好成為每個人的典範!」
  • 學生會因為讚美而有自信,進而讓自己相信我能做得更好!某些事情當你反覆說久了,它就會變成真的!
  • 身為一個教育及知識傳授者,其實有義務去創造一個與學生之間的緊密聯繫,雖然老師不可能喜歡每一個學生,而且某些最難攪的學生也通常不會缺席的,但是Rita Pierson指出:教育和學習應該要帶來快樂!我們在其中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並堅持要求他們盡全力做到最好!

面對教改/校政/人事/學童人口下降/家長要求,有時真的氣餒!但聽到Rita Pierson說:

「教育」難嗎?當然!但是我們不應該放棄,因為無論你是不是老師,身為一個教育者(educator),你天生就是該改變世界!

心裡又再充電,多走幾哩。

園丁希望教師可以至少自己看一次,然後透過社交網絡W 分享給您關心的教育同工,彼此打氣!

來源: http://wired.tw/2013/05/23/tedtalk/index.html

TED教育啟迪系列(6) – 解構精彩「TED 演講」的黃金比例

同學們,有否夢想過有一天你會站在TED大會W的台上,發表演講?如果有,恭喜你!因為我知道你是dream big的年青人。

你們知道嗎?在世界各地有不少領袖視TEDW演講為人生一大成就,被邀請到TEDW發表演說,即代表示你已經成為某個範疇的專家,而且到了把你的獨特的想法告訴全世界的時刻!

年青人,dream big 是需要行動和準備的,現在iGardener老師給你做一份功課,就是研究一下歷年來最受歡迎的十幾場TED演說,其實暗藏著一條方程式……

就是江湖(其實是Wired)所說的「TED經典演講的黃金比例」!

♦1% 簡潔精美的視覺設計
TED的D(Design,設計)大概是說最精采的演說,都有演示軟件的輔助。記著好的視覺效果帶你步向成功;那不好的呢?「衰過無」。

♦5% 首60秒開場笑話
還記得iGardener早前的文章《多媒體演示創新系列(21) – 開始一個吸引人的演講之5個好點嗎?成也60,敗也60!那麼記得那個1990年代到非洲賣鞋子銷售員嗎?這正是指揮家Benjamin Zander 在TED的開場白,也讓他的演說,成為受眾心目中的TED演講經典。

♦5% 輕鬆地讓臨場觀眾給反應
別準備過頭,放鬆一點,你絕對有能力抓住眼前觀眾的心!

♦5% 準備好你有120%把握的內容
記著,人們長途跋涉來聽你的演說,是想聽見對他們問題的「答案」,就給他們想要的!

♦12% 明快的節奏
你可以自創一個金句,然後時不停地重複數遍(洗腦?)。

♦23% 別將自己神話化
讓受眾知道,你也有失敗的時候。

♦49% 打破甚至顛覆傳統的見解
Wired說「TED是讓傳統智慧終結的地方」,只有顛覆觀眾既有印象的內容,才能讓他們眼睛一亮!

[ted id=286 lang=zh-tw]

早日參透了這黃金比例吧!讓你成為下一個TED史上的經典講者!

來源: http://wired.tw/2013/05/23/tedtalk/index.html

TED教育啟迪系列(5): The Huffington Post 創辦人笑談《想成功?瞓多啲啦!》(中文字幕)

TEDW(指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在英語中的縮寫,即科技W娛樂W設計W)是近年頗觸目的大會,雲集世界精英,而網站(http://www.ted.com)更備有中文字幕,方便中文中學的學生,邊看邊學英文。

TED演講的主題並不僅僅局限於科技、娛樂和設計。事實上,教育W、發展、文化W商業W藝術W等等話題也經常出現。

以下是一段關於自我管理的演講,講員是Arianna Huffington,她是美國主要的匯聚網誌式新聞網站 The Huffington PostW 的創辦人和編輯,不認識 The Huffington PostW?香港的 主場新聞W 就是參考它的營運模式。

題目聽來頗偏鋒,叫做《想成功?多睡點吧!》:

這短短的演講中,Arianna Huffington分享了一個簡單的想法,卻能引出更大的點子:一夜好眠的力量。別再吹噓你一天只睡幾小時,講者鼓勵我們閉上眼睛,將目光放遠一點:睡覺可以增進生產力、更快樂,以及做出更好的決定。

[ted id=1044 lang=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