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假期將完,很多學校明天上課了,大家回復心情沒有?

iGardener 老師假期休息過後,預備下周一回校了,今晚想起我的ICT學生:
- 有幾個見過PS2 鍵盤及滑鼠?
- 有幾個用過Parallel port 打印機?
新一代已是「無線一族 (Wireless Generation)」,故此「老套園丁」想和 ICT 師生分享一個「老套話題」:
電腦連接器 (computer connectors) 及埠 (ports)。
Source: http://www.prrcomputers.com
復活節假期將完,很多學校明天上課了,大家回復心情沒有?

iGardener 老師假期休息過後,預備下周一回校了,今晚想起我的ICT學生:
新一代已是「無線一族 (Wireless Generation)」,故此「老套園丁」想和 ICT 師生分享一個「老套話題」:
電腦連接器 (computer connectors) 及埠 (ports)。
Source: http://www.prrcomputers.com
iGardener 老師問學生,最基本的電腦輸入設備W是甚麼?絕大部份都懂答是鍵盤W keyboardW 。
自1870年代,幾乎所有的打字機都使用了鍵盤,並以左上角六個按鍵命名的QWERTYW佈局 (layout)。

當時華盛頓大學教授August Dvorak,對這種按鍵安排看不過眼,決心改革,因此他重新安排了按鍵如下:
Dvorak曾經對這款根據科學原理設計的新鍵盤寄予厚望,可惜最終它在市場上推翻QWERTY失敗,為甚麼?
最關鍵是Dvorak鍵盤是否比QWERTY 鍵盤更快?
是。
大概是5%。
總結而言,Dvorak 鍵盤挑戰QWERTY鍵盤失敗的真正原因:
ICT老師可以在課堂播放這影片,讓學生了解 Dvorak 鍵盤挑戰QWERTY鍵盤失敗的其中一個論述。

iGardener 經常告訴同學,這十年電腦軟件W演變最百花齊放的是 操作系統W,電腦硬件W 演變最大一定是輸入設備W, 老師可以在課堂開始時播放這影片,讓學生了解如何擷取及儲存影像,由模擬至數碼,由龐然大物至口袋gadgets。
參考文章: http://petapixel.com/2016/11/19/animated-history-camera-1900-today/
自從智能電話普及之後,經常有學生混淆「實體鍵盤」(physical keyboard) 和「虛擬鍵盤」(virtual keyboard)。

iGardener 經常告訴同學,這十年電腦演變最精彩是操作系統,輸入設備W也不弱,今天向大家推介這超平宜的「虛擬鍵盤」,在課堂可引君一笑,輕鬆一下。
Continue reading 電腦輸入設備演變教學系列 (Computer Input Devices Evolution) (10) – 史上最平虛擬鍵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