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ICT教學記錄片系列(2) – 1998《電腦狂 2.0.1》 Nerds 2.0.1

相比其他的學科,ICT科的記錄片不多,這十數年有系統的都不過五套,所以iGardener老師幾經辛苦,除了早前介紹BBC的虛擬革命之外,找到兩套美國 PBSW 拍攝的記錄片,分別是:

Nerds 2.0.1: A Brief History of the Internet

「與Robert X Cringely一起,投入到這個萬眾期待的《電腦狂的勝利》續集,他機警且嘲諷把焦點定在網際網路富吸引力的歷史中。深入五角大樓內部見證網際網路的誕生,並沿循它的快速發展,直到它成為WWW的尖端技術。在他的旅程中,Cringely訪問了奠定網際網路基礎的電腦狂,去了印度矽谷(班加羅爾),還造訪了從驚異的新技術中賺取數百萬身家的網路公司創始人。」Amazon.com

“Join Robert X Cringely in this much-anticipated sequel to Triumph of the Nerds, as he turns his well-informed and irreverent eye on the intriguing history of the Internet. Go deep into the bowels of the Pentagon to witness the birth of the Internet and follow its rapid rise to the cutting edge of the World Wide Web. On his journey, Cringely interviews the unknown nerds who laid the Internet’s foundations, visits the Silicon Valley of India and grills the founders of the networking companies who have made millions from this fascinating new technology.” Amazon.com

(註:iGardener老師在2018年更新了Youtube 的連結。)

第一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k2BWphDfvc
Continue reading 優秀ICT教學記錄片系列(2) – 1998《電腦狂 2.0.1》 Nerds 2.0.1

Internet Access in Hong Kong 香港互聯網接達技術(11) – 香港十大互聯網震撼事件

這十多年,互聯網W影響了世界不少,香港互聯網協會W和DotAsia近日舉辦的「激想香港互聯網大事件」網上投票選舉,當中有不少是和教育界有關,主辦機構拍了兩段有關的介紹影片,iGardener老師亦轉載了「香港十大互聯網震撼事件」候選名單的文字版,同學們未經歷過不要緊,大家可以認識到互聯網對香港的影響:

 

「香港十大互聯網震撼事件」有關教育界的候選名單文字版:

  1. 香港教育城成立,成為本地最大規模的一站式專業及綜合教育網站成立
    2000 – 推動學界透過資訊科技提升學與教效能
  2. 香港政府設立資訊網站,讓市民可上網獲得政府資訊和進行電子政府服務
    12/1995
  3. 美國網誌服務 Xanga 牽起本地青少年寫網誌潮流
    11/2000
  4. 少年在網上冒稱明報報導,發布香港成為沙士疫埠的假消息
    4/2003 – 事件引起市民恐慌,趕至超級市場購買食物和日用品,少年亦因而被捕。
  5. 網上遊戲術語「屈機」在會考中文科試題出現
    2008 -引起社會議論,也反映香港新流行文化影響社會
  6. 政府資助,香港青年協會主辦「做個智Net的」互聯網教育活動,推廣善用互聯網
    9/2009
  7. 社交網站facebook稱在港有約360萬用戶
    2010 -表面上滲透率高達百分之51.82

優秀ICT教學記錄片系列(1) – 1996《電腦狂的勝利》 Triumph of the Nerds

相比其他的學科,ICT科的記錄片不多,這十數年有系統的都不過五套,所以iGardener老師幾經辛苦,除了早前介紹BBC的虛擬革命之外,找到兩套美國PBSW 拍攝的記錄片,分別是:

The Triumph of the NerdsW: The Rise of Accidental Empires

「或者該說是無心插柳,原始的創作團隊是業餘的,而現在大部分人也都還是。作者Bob Cringley從他在矽谷的車庫走出,為大家介紹電腦圖片和電腦狂,並述說關於他們不可思議的真實故事。就像該行業本身,該電影系列富資訊性、有趣、直陳而未加修剪。演員包括:比爾蓋茨(微軟總裁,世界上最有錢的人)、史帝夫‧賈布斯(嬉皮的蘋果電腦聯合創始人,NeXT電腦的首席執行長,一個想要改變世界的人),Steve Wozniak(蘋果電腦的聯合創始人,工程學天才,是個愛開玩笑的人)」Amazon.com

“It happened more or less by accident; the people who made it happen were amateurs; and for the most part they still are. From his own Silicon Valley garage, author Bob Cringley puts PC bigshots and nerds on the spot, and tells their incredible true stories. Like the industry itself, the series is informative, funny and brash. Some of the episode participants include: Bill Gates (Chairman of Microsoft, the richest man in the world), Steve Jobs (Hippie co-founder of Apple Computer; CEO of NeXT Computer; and the man who wanted to change the world), and Steve Wozniak (Co-founder of Apple Computer; engineering genius, practical joker).” Amazon.com

第一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X5g0kidk3Y
Continue reading 優秀ICT教學記錄片系列(1) – 1996《電腦狂的勝利》 Triumph of the Nerds

Internet Access in Hong Kong 香港互聯網接達技術(10) – 香港十大互聯網業界里程碑

記得十數年前,用二千多元,買U. S. RoboticsW的內置33.6 kbps modemW,開始了iGardener老師的InternetW年代。那時候,在香港互聯網技術還是很新的東西,但經過這十多年的發展,現在就算我不解釋,也不會再有太多人問Internet是甚麼。

這十多年,互聯網W擴闊了自己在學與教的領域,以前用FrontPageW編輯,加電話線56 kbps上載iGarden網頁,都今天使用WordPressW在網上寫blogW,都是靠網絡的教學工具,自己亦是透過互聯網認識不少同道中人。

IT人Charles Mok兄的香港互聯網協會W和DotAsia近日舉辦的「激想香港互聯網大事件」網上投票選舉,當中有許多都是iGardener老師及其他ICT教師親身見證過的,同學們未經歷過不要緊,主辦機構拍了兩段有關的介紹影片,iGardener老師亦轉載了「香港十大互聯網業界里程碑」候選名單的文字版,讓大家認識到香港互聯網的發展里程碑:

 

「香港十大互聯網業界里程碑」候選名單文字版:

  1. 香港中文大學首次以互聯網專線直接連接至美國
    9/1991 Continue reading Internet Access in Hong Kong 香港互聯網接達技術(10) – 香港十大互聯網業界里程碑

Internet Access in Hong Kong 香港互聯網接達技術(9) – 流動寬頻解碼

雖然Nokia及RIM很多年前已經開發以商業市場為主的智能電話,到了2007年AppleW推出iPhoneW和2009年GoogleW推出AndroidW系統後,智能手機W才平地一聲雷,在全世界廣泛流行,背後的技術流動寬頻更成為坊間無線網絡的代名詞,其實這是坊間詞彙,學術上這是無線互聯網存取 (wireless Internet access)的其中一種技術。

讓iGardener老師與同學們一起總結互聯網存取 (Internet access)的各種分類吧!

互聯網存取 (Internet access)
網絡型態 有線 (wired) 無線 (wireless)
光纖 同軸
電纜
乙太
網絡
電話
電力線 地面
無線

(免執照)
地面
無線
電(要
政府執照)
人造衞星
LAN 1000
BASE-X
G.hn Ethernet HomePNA
G.hn
G.hn Wi-Fi
Bluetooth
DECT
Wireless USB
WAN PON DOCSIS DSL

ADSL

電話撥接
上網

ISDN

BPL Muni Wi-Fi HSPA

HSDPA

iBurs

WiBro/
WiMAX

UMTS-TDD

EV-DO

LTE

衞星上網

整理自:http://zh.wikipedia.org

這學年同學使用智能手機W的比例也飆升,對流動寬頻W也不只是課本上的知識,而是生活上的應用,iGardener老師推薦同學閱讀《死火手記》內的兩篇文章,博客思考兄是電訊業中人,對流動寬頻有很深的認識,兩篇文章充分解釋了 HSPA 技術的繆誤,以及我們常常遇到,手機訊號顯示強度與實際速度不成比例的老掉牙問題。

1. 《3.5G (WCDMA HSDPA) 流動寬頻下載速度解構》-下載

2. 《3.5G (WCDMA HSDPA) 流動寬頻上載速度解構》-上載

文章的論點擇要:

  • HSDPA 提供的 14.4Mbps 極速,或現時香港網絡支援的 7.2Mbps 極速,指的是無網網絡總頻寬,但與電腦軟件所享用的頻寬有差別。
  • 現時 WCDMA HSDPA 技術中的 14.4Mbps 下載極速,技術上都是說當只有一位使用者使用整條頻道 (沒有其他人使用流動寬頻或打電話) 時提供的速度。亦即是說,以香港的頻譜,在同一地方、同一時間、同一間營運商,最多有三人可以同時享有 14.4Mbps 極速。
  • 對於一般使用者而言,訊號清析度是比較難去測量的,無法由一般手機中得知。這是由於訊號清析度受環境影響大,數值較為浮動,手機生產商為免消費者看見不停變化的訊號清析度而覺得奇怪,以及避免消費者誤以為是手機接收能力不穩定,所以一般手機顯示的都是強度而非清析度。
  • 要編寫支援 WCDMA 這個極複雜制度的程式,更難以避免會有錯失,當中或許會影響傳輸速度。

文章深入淺出,絕對是作為學生和消費者的同學們的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