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輸入設備演變教學系列 (Computer Input Devices Evolution) (16) – 港鐵收費系統捨NFC取QR碼,是進步或退步?

iGardener老師問中五ICT同學,香港鐵路現時最普及的電子付費系統是甚麼?

大部份都是說 八達通W 卡,其他地方又如何?

日本銷售的iPhone 7的Apple Pay可當 SuicaW 交通卡使用,北京/上海/廣州也可以在鐵路使用。

最近港鐵收費系統招標,學生期望是使用上述 NFCW 為本(例如 Apple PayW / Google PayW)的電子付費系統啦!

據流動日報報道,港鐵有意在收費系統應用「二維碼W QR code」,而不是學生期望的,「二維碼」付費方式,現時香港最普遍的是支付寳、WeChat Pay、Tap&Go、O’epay。

對香港人來說,入閘拍卡是爭分奪秒的動作,輸入技術是決定因素,想像三個情景:

  • 拍八達通卡(不需開apps)
  • 拍Apple/Google Pay(不需開apps)
  • 開apps-> 開QR碼->掃瞄

究竟使用 QR Code 入閘比現在技術是否更快呢?

如果真的更快,為甚麼外地爭相引入NFC 技術付費乘車呢?

撇開社會因素,ICT 同學可從輸入技術及效率角度去思考一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