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及通訊科技之社會議題系列 (5) – 學校公事不應使用 WhatsApp 的 7 個理由(法規操守篇)

那些年,我們一起 USD 0.99 買的 WhatsApp

iGardener 老師十年前購買第一部 iPhone 3GS 時,第一個安裝的就是付 USD 0.99(你沒看錯,WhatsApp曾經是付費軟件 )的 WhatsApp,驚嘆即時通訊軟件可以這麼方便。

當年願意付費,因為 WhatsApp 承諾:

No ads, no games, no gimmicks(無廣告、無遊戲、無花巧)

今天看來異常諷刺,WhatsApp 近日突然公佈新的使用條款,要求我們用戶在2月8日前,同意分享戶口資料給其母公司 Facebook,否則我們將無法再使用該軟件。

(16/1/2021 半夜更新:WhatsApp 推遲私隱政策至五月

大家也感受到事件引發全球用戶的怒火,香港的老師及學生也相繼出現「社交移民潮」,即時通訊軟件轉會 Signal。

就算無「社交移民潮」,學校根本唔應該用WhatsApp 或 Signal!

過往老師公事上或師生一般只在上課日在校內交流,隨著互聯網與智能手機的普及,愈來愈多學校教職員使用 WhatsApp 傾公事、開群組、傳檔案。

另一方面,愈來愈多學校老師使用Whatsapp與學生聯絡,謂可快速回應學生需要,和希望拉近彼此關係云云。

然而,老師對自己的個人生活和工作的界線,因 WhatsApp 即時通訊軟件介入而模糊越來越習慣,慢慢地不再反思 WhatsApp 對學校職場的改變甚至重新定義。

儘管學校決策層對教職員使用 WhatsApp 處理校務的風險避而不談,更有些存在「唔用因為你懶」的心態,今天 iGardener 老師不想和學校決策層談甚麼「教學熱誠」呀、 「passion」 呀、「學生利益行先」呀的一套,而是和大家看看法律、法規、操守:

  1. 為甚麼現在外國越來越多的商業機構禁止員工使用 WhatsApp 作工作上的通訊?
  2. 為甚麼學校職員之間不應該使用 WhatsApp 作工作上的通訊?
  3. 為甚麼師生之間不應該使用 WhatsApp 作教學上的通訊?

以下是 7 個學校不應使用 WhatsApp (或任何第三方即時通訊軟件)的原因:

Continue reading 資訊及通訊科技之社會議題系列 (5) – 學校公事不應使用 WhatsApp 的 7 個理由(法規操守篇)

蘋果電腦演變(Apple Computer History) (11) – 睇 Apple 發表會,學 10個中央處理器 (CPU) 知識

今天 iGardener 老師和大家分享香港時間11月11日 凌晨舉行之 新產品發佈會,今次以「One More Thing」為名(又係跟 Jobs,有啲老土),此文是在返工途中,用 Chromebook完成的。

對ICT同學最需要留意是 Apple 在今次終於發表第一款使用 Apple 自家研發 ARM 架構處理器的 Mac 電腦,Apple Silicon,它被稱為M1,同學們,老師不是「水果天才」,你們學習焦點不應是價錢,而是落於處理器本身身上,適合Module B Ch.11 的課堂。

Continue reading 蘋果電腦演變(Apple Computer History) (11) – 睇 Apple 發表會,學 10個中央處理器 (CPU) 知識

蘋果電腦演變(Apple Computer History) (10) – MacOS 全歷史 (2020年版)

今天 iGardener 老師和大家分享MacOS 全歷史 (2020年版)教學影片,適合Module B 操作系統的課堂。

《蘋果電腦演變》最早五篇教學文章

懇請花點時間 S.L.S.:

  • S – 訂閱 (Subscribe)
  • L – 讚文(Like)
  • S – 分享文章(Share)

繼續支持 iGarden edTech Blog

疫症轉眼已逾兩載,無論您身處何方,

大家都是地球村公民,當面對甚麼難關,請緊記:

We are just a call / e-mail / text and a prayer away!

Source: brainyquote.com

謹祝 各華文教育同仁身體健康、思路敏捷、守望相助!

Слава Україні! 🇺🇦

Swift recovery 世界 🌍!

電腦輸入設備演變教學系列 (Computer Input Devices Evolution) (13) – Dvorak 挑機 QWERTY 鍵盤佈局敗陣之謎

iGardener 老師問學生,最基本的電腦輸入設備W是甚麼?絕大部份都懂答是鍵盤W keyboardW

自1870年代,幾乎所有的打字機都使用了鍵盤,並以左上角六個按鍵命名的QWERTYW佈局 (layout)。

PublicDomainPictures / Pixabay

當時華盛頓大學教授August Dvorak,對這種按鍵安排看不過眼,決心改革,因此他重新安排了按鍵如下:

Dvorak曾經對這款根據科學原理設計的新鍵盤寄予厚望,可惜最終它在市場上推翻QWERTY失敗,為甚麼?

  • QWERTY鍵盤
    • 傳說1:設計是為了有意拖慢打字員,否則打字機會就會干擾。
    • 傳說2:我們仍然使用QWERTY鍵盤的唯一原因,是它是第一個面世,誰是第一個總是勝利?
    • 事實1:QWERTY鍵盤不是一個隨機拖慢人的安排,早在1873年,IBM的一位研究人員指出它是 “以人為本的工程設計” (human engineered)
    • 事實2:最常見的字母聚集在鍵盤的中間一行,集中在相對的視線範圍內。
  • Dvorak 鍵盤
    • 設計基於客觀和科學的原則
    • 鍵盤的設計原則鼓勵工人學習打字的科學方法,即告訴他們如何工作

最關鍵是Dvorak鍵盤是否比QWERTY 鍵盤更快?

是。

大概是5%。

總結而言,Dvorak 鍵盤挑戰QWERTY鍵盤失敗的真正原因:

  • 小部分的確是由於QWERTY鍵盤先入為主
  • 部分原因是由於August Dvorak 作為學者,或不懂將 Steve Jobs 般宣傳有法
  • 大部分原因是 Dvorak 鍵盤比 QWERTY鍵盤只是「快一些」。

ICT老師可以在課堂播放這影片,讓學生了解 Dvorak 鍵盤挑戰QWERTY鍵盤失敗的其中一個論述。

參考文章: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nUBl90tayI

電腦輸入設備演變教學系列 (Computer Input Devices Evolution) (12) – Google 密密設計「蘭花手」手勢識別感應器

iGardener 老師經常告訴同學,iPhoneW 面世十載,震盪整個世界,因著它,電腦軟件W 百花齊放,見 操作系統W,而電腦硬件W 演變最大一定是輸入設備W

ICT老師可以在課堂播放這影片,讓學生了解 Google 正在密密設計的先進手勢識別感應器,如何直觀地控制電腦的操作,其實看來有點好像演墨劇。

參考文章:pcworld.com